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少年中国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贾瑜自贾家祠堂回来后,向父亲母亲问了个安,就急匆匆的回了自己的小院。

    刚才在祭祖时,突然想起了一篇后世的雄文,足以应付过王怀川的招生笔试。

    《 少年中国说 》!

    这是清末时期,梁启超发布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此文写于八国联军侵华,正值中华民族情绪极度悲观,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

    文章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同时更在文末写明了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美好愿景。

    更兼之文章情绪色彩饱满,文笔言辞激昂,文章结构层层之递进,诵读而来朗朗上口。

    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也多亏贾瑜后世身为公务员的时候,在学习精神的时候读过这篇文章原文。

    此时他凭借自身极度变态的记忆力,生生从记忆的角落里翻了出来。

    当然,文章虽好,却不能原封不动直接照抄。

    《少年中国说》中有许多用词,放到今天来并不合适,例如开篇的西比利亚铁路、沙漠金字塔等,这些词汇景朝的老百姓哪里听过?这些需要贾瑜逐个进行删改。

    另外,这篇文章虽然广传于后世的是梁启超文末对于少年强的表述愿景,但前文中却论述了大量海外各国的例子来引出后文少年强的观点,这些例举的典故也要做修改。

    最后,还要对文章的立意进行裁剪,原文的批判意味太浓,文中有很多作者对封建制度对政府无能的讽刺。

    不同于一般的治学大儒,王怀川本人久经官场高位,这样的政治家哪怕如今致仕在家,他的思维也注定不会仅仅从文学角度来观赏文章,必然会带有几分庙堂政治的考量。

    因此贾瑜必须要把文章的基本格调给转换过来:由久经风雨的老生的经验之谈,转化为初出茅庐的少年的热血之谈。

    毕竟少年意气,文章里纵然有几分言辞不当之处,也可以谅解的不是?

    这对于贾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工作,打个比方就是,他现在要将一株南方的作物移栽到北方来。他不仅要彻底理解原本南方作物的习性,还要仔细学习当今北方的环境,从中选出最合适的土壤环境。

    好在现在时间还长,王怀川府上接收文章的时间,最早也在腊月十五之后了。

    随后几天,除了一些必要的年节拜访之外,贾瑜都窝在自己的院子里修改文章。

    小丫头碧蕊倒是高兴,原本的贾瑜虽然也爱读书,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多的是装个样子。

    外人不了解这些,作为贾瑜最近的身边人,碧蕊当然是清楚的。

    可自从上次醉酒之后,大爷就像换了个人,每日勤学苦读,如今过年了也是笔耕不辍。

    碧蕊虽然不清楚外面那些读书人是什么样的,但现在在她眼里,自家大爷就是最棒的!

    也就是她肚子里没什么墨水,不然肯定会说上一句:“我家大爷贾瑜,有状元之姿!”

    尽管如此,碧蕊在得意之下,还是没忍住将最近自家大爷的读书事迹,向周围几个亲近的丫鬟小子,炫耀了起来。

    #

    #

    正月初六

    荣国府,贾琏凤姐院

    贾琏正懒洋洋的躺在床上,这几天过年,他作为西府明面上唯一的小辈男丁,到处迎来送往的,可是把他给累坏了。

    他躺在刚换的大红被褥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坐在梳妆台前化妆的王熙凤道:“又不是去见什么外人,老太太那里都是自家人,化这么多的妆干什么?”

    王熙凤身穿一件百蝶穿花的大红袄子,此刻正对着铜镜描眉。

    她双眉浅浅,好似刚刚抽枝的柳叶,眉头略低而眉弓高挑,更添了几分女子娇媚。柳叶眉之下的一双丹凤眼,自带气场威严,更隐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