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两处硝烟。
陈寿在京城,遥望边关,他其实不很担心。
自秦汉以来,中原哪个王朝的名将,在朝廷鼎力支持的情况下,打过败仗?
从来没有...
李欣算是名将么?太算了,至少在陈寿看来,他尤胜许多赫赫有名的古之名将。
有自己的物资、粮草支持,朝廷在战事方面,没有给他丝毫的掣肘,让他尽情发挥,蒙古人又如何,休想打进关内。
陈寿和他的心腹们,已经偷偷把重心,从河东转移到了两淮。
朝廷拿出大量的金钱,训练奖赏细作,收买两淮的人物。
两淮尤其是淮阴和扬州城内,很多的显贵的府上的马夫、小厮、护院、丫鬟...这些下人的情报,都被慢慢的秘密收集。
在两淮各个衙门的吏目、经年得不到提拔的小官、被排挤陷害的官员,更是调查的重点。
谁的老子爹赌债缠身,谁的老娘身患重病,谁的小妹被人强取豪夺,谁的妻子与人恋奸情热...
金羽卫的暗探,在充分地分析商量之后,开始逐一接触这些人,力争收买几个,而且不暴露身份。
水榭内,陈寿看着已经收集起来的情报,一拍桌子上厚厚的一摞,凝声道:“砸!用钱砸!告诉金羽卫,不必贪多,一个月收买一个也行,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句话的情报,就能救几万条性命。”
“我有耐心,准备个三年五载,都不成问题。在这之前,每一个情报,都有可能价值万金。”
黄真轻咳一声道:“今年的赋税,不算很多,大头都是西域的胡商贡献的。咱们的减税分地政令,让很多的士绅逃离了汴梁。”
“无妨,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个钱省出来。实在不行....就跟南唐借!”
“借钱?”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堂堂的大齐朝廷,在场的不是宰相就是六部尚书,要是舔着脸去跟人家借钱,这面子以后往哪搁?
陈寿笑道:“用河间、登州的土地,实在不行就抵押蓬莱东海的岛屿,让钱塘商会的人去开发,去建造港口,你们尽管放心,他们一定会和我们做这个买卖。”
还有半句话他没有说,等到天下太平了,再肥的商会,也无法和朝廷抗衡。
唐人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贾,对大齐的市场和港口,垂涎三尺。
越是有钱的人,对财富的追求,越是没有底限。
黄真、刘志英等人,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进士出身,对陈寿的不择手段有些抵触。
袁显年高柄等务实的,则觉得大有可为,尤其是高柄,已经阴测测地说道:“等将来成事了,怎么办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
陈寿倒是没有直接点头,而是敲着桌子,说道:“要看到时候的情况。”
“老袁,这次上官均回唐时候,你跟着一道去。首先是和玉徽帝,把我们结盟的事处理妥当,二是去一趟钱塘商会,把我们借钱的事办好。”
袁显年点头道:“侯爷放心。”
“记住,一定要变通,变则通,通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