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虔诚的姿态,双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五体投地匍匐,他们面目染满了尘土,几乎看不清容貌,手戴护具,穿着护膝,三步一磕,不畏辛苦,缓慢前行。游客们纷纷举起了手机、相机,要记录下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朝圣者我行我素,目不斜视,丝毫不受外界影响!这是要有多坚定的意志啊!身体受难,心灵平静。信仰的力量太惊人了!
大昭寺外,黄色的墙壁前,老人慵懒的坐在长椅上,他们相貌不一样,穿着不一样,却都有着相同的表情--不喜不悲,安详平和。再往前走,我就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很多人聚集在大昭寺门口,身前铺着毯子,他们不再前行,而是双手合手,触额、触口、触胸,在原地不断的磕头。这些人中,不仅仅是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磕头时在想些什么呢?我读过的书告诉我,有人在祈福,有人在还愿,有人在忏悔。我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们祈求的,就是心灵的平静吧。是我曾想要的平静。
在过去那段黑暗时期里,想逃离生活,最想来的地方就是西藏,这个人人都有信仰的净土。想看看纯净的天空,想要洗去心中的业障,寻求心灵的平静。只是,那时的我没有勇气。不仅仅是对高原心存敬畏之心。人们总是会这样,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常常会藏起来,不想和别人分享;面对所爱的人,常常会不知所措,故意表现的不在意。对拉萨这片净土,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即使很想来这个地方,却还是选择了先去别的地方看看。现在,重生过后的我来了,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见到了神秘的拉萨,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地方。这个地方随随便便的一片土,一块砖都能让人的想象力生出翅膀,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但却是不容冒犯的。
藏族人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说明了大昭寺的重要地位。大昭寺位于拉萨的中心,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鼎盛时期,传说最初建造大昭寺是为了供奉一尊佛像--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信徒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往酥油灯里添加酥油,保证酥油灯长明不灭。大殿周围的转经筒,一个挨着一个,人们边走边推动着。寺里的佛像,壁画,都在讲述着藏传佛教的千年历史。大殿左侧为密宗大师莲花生,右侧为未来佛。历史课本只记载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却不知原来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后,竟有如此多的作为。大昭寺的中心--“觉康”佛殿,释迦牟尼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这里就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地了。
夜晚的八廓街安静了不少,少了些游客。少不了的是那些朝圣者,不分白天黑夜,守护着那份信仰。怀着虔诚的一颗心,顺时针方向走了一圈后,我坐在了大昭寺门口的栏杆旁,想静静的感受下八廓街的夜晚。我的旁边,坐着一个女孩,也很安静的坐着。我们互相看了一眼,笑了笑。我没有说话,她也没有。我很感谢她没有跟我说话,此时我并不想说话。几个月前,我独自出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出发,路上却不是一个人。在路上,总会遇到小伙伴,总有人陪伴我走一段路。我是幸运的。但这次拉萨之行,我想一个人,想知道真正的一个人的旅行是什么样的,想体验一次孤独之旅。
过了一会,一位大哥坐在了女孩的对面,他开始跟女孩搭话。女孩说她是独自坐火车进藏的,大哥说他是跟朋友自驾进藏的。大哥以为我是女孩的朋友,我没有解释,只是笑了笑。似乎在拉萨的每个人都有故事,这两个人讲着自己的进藏故事,故事里又有别人的故事。在我住着的青旅里,也有很多人在讲故事。他们喝着甜茶,交换着故事。这座城,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听不完的故事。
一个和尚来了,他坐在大昭寺外,开始念经。在诵经的声音中,一些往事渐渐浮上了心头,那是我舍不得丢,一直藏在心底角落的珍贵记忆。在那天晚上,我有勇气重温了一遍。它已经不能伤害我,它不再冰冷,甚至我的内心因为一些回忆而变得温暖了。我不想再和过去划清界限,我原谅了过去,也原谅了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