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
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
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因此,这就是背水一战的由来,毕竟七十多个国家,能够完全记录下来的资料十分的稀少,恩师也是在一次游历之中听一老者讲这个故事,因此才记了下来,所以想要考证的话,太难了,那位老者估计也已经去世了。”
言骁随便将这群历史人物定在了三百年之间的七十多个国家之中,毕竟那个时候没有那个国家拥有完整的历史记载,所以言骁随便一说,他们也就信了。
“所以,在主帅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下面将士的心思主帅又知道多少,这里就要涉及到心理学这个学问,这个学问你们或许不懂,但我简单说一下,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思。心思不齐,此战必败,因为将士在哪个时候已经脱离了主帅的掌控,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主帅被杀,副将叛逃对不对?无数士兵能有万分之一存活下来已经算是侥幸了。”
不等林倾蓉等人吃惊,言骁便再次打断说道:“你们不要问我如何得知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将军,首先就要洞察先机,所谓先机就是无数次的推演与分析,当我看见萧将军所述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推演了二十多次的可能性,而我现在说的这种可能性的机会是极大的。如果将帅一心,那么这场战斗的失败,也不会那么严重,最多也只是杀一个垫背,杀两个值了,杀三个算老子赚了。而且推演道最后我军的胜算也是极大的。”
“杀一个垫背,杀两个值了,杀三个算老子赚了....”
萧卓绒呐呐反复念着言骁的这句话,话虽然粗俗,但却拥有着一种不屈意志,是了,如果副将没有投敌,战局也许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想到此处,萧卓绒双拳紧握一脸杀气腾腾的怒骂道:“此人该死。”
“那么现在我说如何破局,你们看,这条河的西北部,有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树林茂密。我只需要三百人埋伏此地就可以了,因为这里是唯一切断敌方进军的道路,而且当时是夜幕,在这个情况下,我方只需在山坡上故布疑阵即可,安营扎寨字啊此地,越多越好,然后在外面扎上无数稻草人,安排士兵在此地随时敲击战鼓,而且是一个时辰一次,三百人一起叫喊着,敌方会在天黑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选择相信,此地会有至少有万人的军队在此把守。如此一来,他们的小股军队就无法实施,敌方将军还会冒险前进吗?”
言骁话语落下,廖剑平一下子就抱住了言骁开心的说道:“真的是,言兄弟是不世出的鬼才。你这你的太厉害了,完全没有在战场,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你真是个妖孽。”
不止是廖剑平如此,萧卓绒更是起伏不定,因为言骁说的这个很像兵书上的,他相信兵法在言骁心中早已融会贯通,何止是妖孽,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天渊王朝的宝物啊。
林倾蓉问道:“不知....”
“你什么也不用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此事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