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越大,京辉再也没有追赶的任何希望。
他连忙道:“林董,我不同意您的看法,虽然京辉公司带着京字头,可真没必要把京辉公司限制在京城,京辉公司一样可以在全国攻城略地,表现绝对不会比大福地产差的。”
林诚摆摆手道:“稍安勿躁,你先听我说完。就以香江来说,香江不过是弹丸之地,可香江十大富豪十个有九个便是地产大亨,为何如此?皆因香江地价昂贵而已。
以京城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京城是国家首都,资源极度集中,未来京城的地价比起香江绝对不遑多让。
京城还比香江大十倍,如果京辉公司一直保持京城地产业南部湾的地位,其发展潜力并不比大福地产差多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京城还是一个破落的古城,城区面积只有62.5平方千米,只囊括在如今的二环之内,市区人口不到21万。
可现在呢,四年前京城就已经把三环建设起来了,环内城区面积扩大到240平方千米。
同时,四环已经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预计2001年就可建成通车,届时京城的城区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千米,足足扩充了一倍。
另外,我从京城有关部门探听到一些消息,五环已经在京城的规划建设之内,预计全线通车之后,京城的城区面积将达到一千平方千米。
想想看,再有不到十年,京城的城区面积就会扩大四倍,如果我们京辉公司早早就展开布局,在四环、五环内外疯狂拿地,待四环、五环内外郊区全都转变为城区之后,我们京辉的利润到底会有多大?
这,无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诚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一下便让黎小林惊醒了。
是啊,如果京城从三环一下扩大到五环,城区面积由24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平方千米,那一直在京城苦心经营的京辉公司,能赚取到多少暴利呀。
黎小林只是随便一想,浑身便颤栗起来。
他激动的道:“林董,是我错了,错在太短视,您才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啊!”
林诚笑道:“你再想想,国家对京城的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国家首都、历史名城自新中国建立之日起便已经是了,可京城离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定位还差得远呢。
现在四环还在建设中,五环估计已经在图纸上了,那么京城的六环、七环还会远吗?
不远矣,京城的城市化进程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未雨绸缪,把京郊的地盘一一纳入我们京辉的规划中。”
听完林诚这番高瞻远瞩的分析,黎小林彻底被林诚给折服了。
这下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林诚年纪轻轻,就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反观自己这个学霸,年过而立,却只能屈居人下,充当一个打工者。
道理很简单,林诚是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家;而自己的上限却只能是一个听从指挥的战术执行者。
不服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