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夫设立的衡量一个文明技术的先进等级的方法。
这个时候,文明被分为三个等级。
目前的地球人类还处在第一个等级的后半段,前几年是0.73,现在大概可以打个0.75。
而能够建造戴森球的文明,毫无疑问达成了大于1,也就是第二阶段文明的成就。
戴森球代表着文明对于恒星实现了绝对掌控,是一个文明科技力量的体现。
但实际上,戴森球的想法仍太过陈旧。
这种在恒星外表套个壳子的做法,就像烧着蒸汽机的航空母舰,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不利于文明的发展。
如果是建造戴森点,或者是戴森云,还算是可行。
但建造如此庞大的围绕整个恒星的戴森球,那决计是一种落后的思维。
一是没必要,二是耗费的人力物力太高,建造这样一个庞大的戴森球,起码得数百年去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恒星突然发飙了,来个日珥给你舔一下。
嘿嘿,那就爽歪歪了。
所以,戴森球虽然在科幻界颇有名头,但并不科学。
一个文明的能源科技走向的是小型化、持久化、可循环,就算是可控核聚变的实用含量也远超戴森球。
对于地球人类来说,现在不能造戴森球,未来则不需要造戴森球。
当然,这里指的是地球人类和地球文明,而江博眼前看到的恒星,不是太阳,建造戴森球的文明,也不是地球文明。
万一,对于这个科技文明来说,他们的科技高度,没有达到实现可控核聚变呢?
虽然这种想法不太现实,但未必没有可能。
也或许,这个科技文明的高度,已经超越了核聚变,达到了利用反物质的级别。
他们对于反物质的采集、储存和利用达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级别,而这个戴森球,则是用来专门采集更新能源,然后转换成的反物质供后方文明所需?
有这个可能。
但不管如何,戴森球的想法在江博看来是没必要的。
有那心思和精力,还不如把目光看向更远的星系,和一颗恒星较劲儿,太浪费发展时间了。
这次垂钓的景象,江博就只看到了一个戴森球,其他的啥也没有。
“难道这是系统暗示我建造戴森球?得了吧,我又不是傻子,搞那玩意儿干嘛……”江博撇了撇嘴,暗暗摇头。
如果有一天,地球文明真的能达到建造戴森球的高度,根据卡尔达舍夫等级的科技水平,也完全没必要去建设戴森球了。
光是一个可控核聚变,都有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够人类利用几百万年了,谁还去稀罕戴森球啊?
不过,这种事儿见仁见智,江博觉得戴森球没必要,但别的人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
站立的高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
毕竟,江博开了挂,而别人则没有。
垂钓结束后,江博的视线很快返回垂钓区。
眼前漂浮着一条条垂钓到的物品弹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