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柳霏霏一早便起床,先是向父母请安,然后一起吃早饭。刚吃完早饭,官家便来报:“大人,兵部来人了,在正厅等候。”柳霏霏来到正厅,却是高郁。见柳霏霏出来,立即上前行礼,柳霏霏还礼,问道:“高大人这么早过来,有何见教?”高郁道:“丁尚书今日令我等在兵部议事,商讨征兵事宜。特命下官来请大人前往一同议事,长沙王殿下也已经到了。”柳霏霏闻言,便和高郁一同前往兵部。
柳霏霏到了兵部,见昭若恤和丁思瑾,兵部侍郎等人已经在了。另外包括禁军的王龛,武安军的梁镇、梁敏父子等人也都到了。见柳霏霏到来,便都向她行礼。柳霏霏官职是国子监司业,品级为从四品,官职虽然是个闲职,但是品级也不算低。这里除了昭若恤和丁思瑾,其他的要么是平级,要么就是比他品级低,所以见到他都是主动向他行礼。虽是如此,柳霏霏还是不太习惯,很不自然的向众人还礼。
昭若恤在这些人中年龄是最小的,但是身份却最尊贵,本次议事自然由他主持。他待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各位大人都到齐了,本王就长话短说。征兵的圣旨下了,从即刻开始便要做相应的准备。此次征兵的数目为十万,最好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各位有何异议?”
众人见昭若恤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一点都不客套,与其说是议事,不如说是直接下令。这里的人都是老于官场,知道殿下对征兵迫切。他既然这么说了,就得这么去执行,谁也不想触了霉头。但是一个月征兵十万,难度非常之大,完成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殿下已经说了,也不能公然反对,遂都不做声,直瞧着柳霏霏。
柳霏霏见众人不说话,有都瞧着自己,知道那些人用意,便说道:“殿下,一个月招够十万人不太可能。楚国本来就地小人稀,当兵的人多了种田的人就少,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当兵。朝中反对征兵的人很多,他们也会想尽办法阻碍我们。”
昭若恤想了想,道:“柳大人说的也有理。那就两个月吧。”柳霏霏道:“两个月也不行。我以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征兵的多少,而是兵源的好坏。兵贵精不贵多,只要能训练成精兵,哪怕只有一万人也是很好的。我的意见是以两个月为限,能招多少是多少。如能招够十万当然不错,招不够也没关系。”
昭若恤情知柳霏霏说的在理,但是他作为王子,是想要打破现有的接替制度,待现楚王驾崩后他来继承王位。要想打破制度,手里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兵力。他只想军队越多越好,虽然觉得柳霏霏说的有理,但是仍然要求招够十万。
柳霏霏见他依然坚持,也不在多说。昭若恤见柳霏霏不反对,心下高兴,又道:“征兵的具体问题,各位有何意见?”
丁思瑾是兵部尚书,征兵本就是他的事情。此时昭若恤问起来,已经不能再闭口不言了。而且这里他官最大,他不说话别人也不敢说话,遂说道:“殿下既然要征兵十万,需得举全国之力方可。先由兵部下文到各州县,让州县长官动员老百姓踊跃参军。我们可分为几个地方同时开始,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多的人。”
昭若恤道:“丁大人所言有理。征兵的公文今日就印制好,明日便派人送往各州县。至于分地招兵,分几个地方?由谁统领?”
丁思瑾道:“臣以为可分为五路。第一路以长沙府及周边地区,第二路以岳州、朗州、灃州为主,第三路以叙州、辰州及都匀州为主,第四路以桂州、柳州、象州为主,第五路以衡州、永州为主。”
昭若恤问其他人道:“各位对丁尚书提出的五路征兵有没有意见?”王龛、梁镇、高郁等人均表示没意见。昭若恤有看看柳霏霏,只见他微笑着摇摇头,示意无意见。
昭若恤道:“好!既然各位都无意见,那就按丁尚书所言,分五路而行。五路的统领由谁担任?”
丁思瑾道:“臣虽然为兵部尚书,但是军队的事情了解不多,不敢妄言,还请殿下亲自斟酌。”
昭若恤心下有气:“真是个老滑头。你身为兵部尚书,居然说你对军队的事情了解不多,那要你何用!”不过他也明白,这五路当中有很多地方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现在过去征兵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这时候推荐别人过去,明显是得罪人的事情,他自然不愿意。他既然不愿意说,昭若恤也拿他没办法,只得问王龛等人。王龛这些人都是军人,平素只管服从命令,此时也仍然是一句“末将服从军令”就完了。
昭若恤被弄的又好气又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