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胜是个武将,年轻时也打过仗。固然第一仗惨败,之后在对湘西及桂粤等地作战,还是胜多负少,所以现在才能坐到副厢主的位置。在他看来,吴军最好的时机是楚军渡过赣江之时,半渡而击。但是吴军没有,在楚军渡江之时,边镐早就将队伍撤入城内,楚军才能顺利渡江。
现今楚军已经稳定阵脚,吴军才想起要来劫营,并不是最佳选择。此刻最好的选择是凭城固守,消耗楚军力量。所以当柳霏霏说出吴军当晚会来劫营时,心里是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按照柳霏霏的命令做了安排,毕竟是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
何永胜将队伍撤出营寨,退守在离营寨两三里外的地方埋伏,营寨中留下的则是五千武胜军将士。之前柳霏霏为了打掉饶州的吴军,模仿边镐的字体给饶州守将写了一封求援信,然后分出一万人去伏击来援的吴军。此刻营寨中只有两万人,五千武胜军将士和一万五千武平军将士。
丑时之后,并未见到吴军来人,何永胜心里想着元帅肯定判断错误,吴军定然不会劫营。眼看着士兵已经困顿,何永胜也有些放松起来,不过作为将领,他还是在警惕着。
过不多时,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吴军真的来劫营了。何永胜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元帅居然能掌控一切,喜的是幸好的听从了元帅的安排。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肯定损失惨重,战后定会受到处罚。
吴军在一个年轻将领的率领下,带着三千人突入楚军营寨。他们悄悄行进,一路上没有遇到哨兵,到了营门口都没有看到守夜的士兵,心中还在取笑自己的大将军胆小。楚军这么松懈,怎么可能赢的了?
年轻将领带着三千士兵潜入营寨,准备进入冲杀,进入之后却发现营帐内没人,方知中计,急忙后退。只见身后一队楚军拦住去路,这队楚军分成十个方阵,每个方阵一百人。第一排十人,分四个方向站立,左手执盾、右手执刀。第二排八人,离着第一排三步远,手执戈矛。方阵中间尚有二十余人,分向而立。
吴军将领见状,知道中了埋伏,只能冲出去,下令士兵冲杀。吴军冲向楚军,在马上要到第一排楚兵身前时,第二排的戈矛手刺出,将吴兵堵住。那戈矛有近丈余,一旦使用起来,敌人根本近不了身。就算有人避开了戈矛,冲到楚军面前,第一排的楚兵就可以逸待劳,将吴军击杀。
一个吴国士兵冲过来,眼看长戈刺到面门,立刻将头闪向一边,躲了开去。那使戈的士兵见一击不中,随即把戈回收。那戈本就有倒钩,回收时倒钩正好割到吴国士兵的脖子,将颈上血管隔断,鲜血喷射而出。
另一个吴国士兵趁此空挡,绕过长戈,冲到第一排楚兵面前,提刀就砍。那个楚兵早就准备好,用左手的盾牌挡住刀,右手执刀砍中吴国士兵的脖子,颈骨被砍断,头就向一边偏过去,软踏踏的挂着,身子倒在了楚兵面前。
就在这个吴国士兵倒下之时,他身后又一个吴兵砍向楚兵,眼见刀刃就要到眼前。这个楚兵并不慌乱,马上用盾牌抵挡。吴兵力气较大,一刀砍在楚兵的盾牌上,使得楚兵退后半步。楚兵旁边的另一个楚兵,眼看同袍退了半步,在那个吴兵尚未抬手砍第二刀时,已经将他手臂砍断。砍断那个吴兵手臂之后,他立刻回到自己位置上,应对自己这边的敌人。
之前那个楚兵见对手断了右手,趁他尚未反应过来之际,对准他头顶砍下去,将半边头都砍掉。当吴军冲过来,楚兵使用长戈将一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