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泊船瓜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眼看到泊洲旧书店的时候,我立马想起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心想瓜洲在扬州,店主八成是扬州人。后来与店主聊天,向他求证我的推测,他挑着眉毛,一脸不屑地告诉我他是安徽亳州人,泊洲与亳州同音,所以起了这么个店名。我一度语塞。他随即流露出狡黠的清浅笑意,仿佛是在一场斗智斗勇中大获全胜。

    这家书店坐落在师范大学分校区西门外的一条老街上,由南向北数的第一家。再往里走都是些装饰朴素、保留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风格的服装店、裁缝铺、蛋糕店、小餐馆、菜市场和烟酒超市。它们供养着周边人数庞大的城市原住民,以及在消费上追求廉价、便利和实用的在校生。因此,整条街虽然老旧,却相当不容小觑。除午休时间外,总能看到络绎的人群。住户们通常各取所需,即买即走,学生则三三两两地闲逛,拖着漫无目的的步子在此流连。不必说,入夜后一定还能看到勾肩搭背、喝得东倒西歪的年轻人。

    在我看来,扎在街口的旧书店绝对是老街的点睛之笔,提醒人们在衣食饱暖的同时,别忘记给自己补充些精神食粮。

    我最初走进这家店时,就注意到它的狭小、拥塞和冷落,这样的地方往往让我感觉踏实。条凳架着的木板上整齐地铺放着各式各样的旧书,相当一部分是居家生活百科、耳熟能详的外国名著和以往的流行文艺。大体而言,可看的书不多,如同大多数人的人生,总是被萧索乏味的细节充塞却也不是全无亮点。总之,这样就很好,不精彩倒也不刻意。相较之下,在这座城市另一端的大学城里,有几家旧书店已经颇具声名,老板收书非常讲究,店内有不少成套的精品典籍,引得高校师生们隔三差五便去搜罗。

    那一次,我在店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是部各大网上书城均不在售的小说。虽是闲游,好歹也算有了收获。

    店主是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匀称的身形,半长的头发,白净面庞上刻着几道深浅不一的皱纹,让人联想到《老男孩》中的韩国影星崔岷植。跟他闲聊了几句,结账时,他向我递上名片。我看到上面写着“泊洲书店无为”。“无为”显然不是真名,不晓得是不是取自道家的“无为而治”。管他呢。之前在店名的出处上吃了亏,我决意不再开口——万一他说自己老婆是安徽无为人,我岂不是又翻了船?

    离开时,从楼上飘来一阵歌声。店主朝阁楼方向打了个眼色,说道:“是我爱人。最近在练习声乐。”

    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那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工作日的上午,街巷中人不是很多。孩子都在上学,大人都在上班,极少有我这种闲云野鹤。我几乎忘记自己有多久没上班了。用袁鹿的话说,我们属于“个体工商户”,而我又是“个体工商户里的最不务正业者”。

    不久前,我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一家大型出版公司的编辑,他看了我写的武侠小说的开头,表示很感兴趣。今天,应他的邀请,我特地把小说前三十章的书稿送去他办公室,顺便跟他交流一下对当下武侠小说创作的理解。

    事情办得很顺利,虽然在简短的交流中我明显感到对方有所保留,但这或许就是他们的职业习惯吧。他答应会仔细看我的作品。至于出版,我本来就没抱希望。

    从出版公司出来时,不过十点钟。我看到马路对面师范大学图书馆垂翼式的顶部在日光下闪烁着玄色的光芒,想起泊洲旧书店就在附近。

    到达时,店里有两个女学生正在挑书,她们的目光在一排排书名上缓缓滑过,聚精会神的样子像是要给书做安检。店主戴着眼镜,慵懒地趴在柜子上看书,一副事不关己的做派。

    我转了一圈,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郁达夫诗词笺注》,随意翻开一页,上面用繁体字写着:“露滴红蔷十字娇,为侬甘度可怜宵。不留后约非无意,只恐相思瘦损腰”。看了注释,得知这是郁达夫写给生病住院期间认识的一位护士小姐的。我会心一笑,觉得着实有趣。不知为什么,我很想这时候袁鹿能站在旁边,这样我就能把这首诗拿给她看,告诉她:“到底还是以前的人懂浪漫。”她大概会捂着嘴巴笑着说一句:“好浪。”

    店主一直没看到我,我也没上前跟他打招呼。或许,他已经不记得我了。我徐徐走向门口,这次阁楼上没有人在唱歌。

    身后传来女孩子的声音:“老板,你们家为什么叫‘泊洲书店’?”

    “因为我很喜欢王安石的一首诗,叫《泊船瓜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