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有事请找杜大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开篇作一首短诗,怒发冲冠,凭当下,仰天长叹,望眼穿,壮怀激烈,千百功名如黄土!?多少里路风与雪,敢问!?何时驾长车,踏上太平岛地,恨得想食金碧肉,大碗饮得禽兽血,休从头,直复河山大地,横刀阙。

    一九二四年,浙江发生了大规模水灾,全国各地都纷纷发起了募捐活动,提供赞助各种生活物品物资。

    而在当时,避灾在上海的前民国总理,孙宝奇,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发起了一个救助乡亲赈灾会,打算募捐点钱,给浙江当地。

    说来也怪,这位孙宝奇也算是个人物,但是偏偏上海人却不买他的账,活动进行了两三个月,只有那么寥寥的几个人,前来捐款,共计收入,不过百元左右。

    这个数目,不是他这个前国民总理,能想象的到的,就这么点钱,能干什么用呢,于是,那就得想办法,找有权有势的人来募捐吧。

    找谁呢,当然是找大名鼎鼎的杜月笙,孙宝奇为了表示诚意,他还特意拿出重二十两,印度产的大烟土,没错,正是yapia

    ,来作为见杜月笙的见面礼。

    杜月笙和孙宝奇,俩人并不熟悉,只是相互听说过双方。

    至于孙宝奇,对于各位读者来说,可能有点陌生,这位可了不得,他是浙江杭州人,算得上是清末的一位重臣,晚清的外交家,也是晚清众多官员当中,第一个明确提出要立宪的人。

    话说,杜月笙对孙宝奇不熟悉,看到他来了,那自然是有些意外,连忙的把孙宝奇是迎进了客厅。

    寒暄了几句过后,孙宝奇话风一转,问杜月笙,照目下行情,这印度烟土,每两能值多少钱啊。

    杜月笙,不明所指,笑着对他说,现在你也知道,全省禁烟很严,烟土几乎绝迹,没有多少行情啊。

    孙宝奇,有些得意的说,现在我手头上可是有一批烟土,如果杜先生喜欢,我可以一并送给杜先生

    杜月笙,点点头,表示,愿意照原价买下。

    孙宝奇,这个人也挺聪明,听到这,立马拿出了捐款簿,说,这些个钱,不是以我个人的名义来收,而是当做捐款,捐给赈灾会救助灾民。

    原来是这样,杜月笙这才明白,孙宝奇是来找自己募捐的。

    虽然说杜月笙是黑帮老大,但这位黑帮老大,和别的黑帮老大都不一样,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当即吩咐秘书,开下了一张五万元的支票,拿给了孙宝奇。

    各位,这张支票,可不是空头支票,而是真金白银,和现如今一些个社会名人,借着公益开出的空头支票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说给咱就给,而且不少给,还是真的给。

    这孙宝奇,拿到支票之后,是非常的开心,毕竟募捐成功了,心情不用说,那肯定的棒棒哒,随即就和杜月告别离开。

    回到车上之后,司机告诉他,他送给杜月笙的印度烟土,已经被杜月笙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就放在车的后备箱里。

    孙宝奇感觉到,非常的吃惊,心里边也是百感交集,这会他真的说不出来什么。

    当时的上海滩,黑帮横行,无恶不作,经常有名媛,小姐,太太,被黑帮社会绑架,勒索敲诈,许多小姐,夫人们为了自身安全,都纷纷的寻找到杜月笙的门下,每年交给他一定的保护费。由杜月笙出面,来保护大家的安全。

    久而久之,杜公馆向上海的名门望族收取保护费,已经变成当时的一个惯例,老规矩了。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说,这不很正常吗,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果有事,杜月笙真的会为,这些个名门望族的子女们舍命出马吗。

    话说,有这么一天,一位姓王的普通居民,回到家之后,发现屋子里面是一片狼藉,两大箱子的衣服,不翼而飞,看这情景不用说,家里面遭贼了。

    这老王心里边那是又气又恨,又无可奈何,毕竟,上海滩什么最多,当然是那些个,流氓,地痞,还有小偷最多了,而且这些个人还经常是团伙作案,组着团来偷东西,你说这可怎么办。

    但是老王,又不得不去寻找帮助,为什么要找衣服呢,因为两箱衣服当中,有几件是祖传下来的无价之宝。

    于是老王,找到了杜月笙,那么杜月笙,会帮他这个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市井小民吗。

    要进杜公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老王不懂什么写帖子,或者是电话预约之类的,所以第一次登门,果然被拦在了门外。

    这老王并不灰心,他又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是如愿以偿的见到了黑帮老大杜月笙的真容。

    杜月笙,听过他的来意之后,微微一笑,说,我愿意帮助你,并且分文不取。

    第二天大清早,老王准备外出买菜,刚拉开门,就发现门前的一块石头上压着一卷纸,旁边还有十几块银元。

    老王觉得有点奇怪,拿起来一看,呦,原来那一卷纸,可是一叠当票,这会,老王似乎明白点什么,得了,菜一会再买吧,风风火火的就跑向了当铺,递上了当票,付上了银元,把自己的东西,一件不少的赎了回来。

    原来那名盗贼,偷走他的东西,担心怕夜长梦多,当即是拿到当铺,就给当掉了,换成了现大洋,这赃物只要一旦脱手,再想找回来,那可比登天还难,那么多人,说不定就被谁看上买走了。

    也不看看杜月笙是谁,这可是个万金油,当他答应帮老王的时候,立即是发动手下所有的人,赶紧给我找去,凭着自己的广大势力,徒弟那也是不计其数,很快,就找到了线索,找到了那名盗贼。

    此事,在当时被传颂一时,后来还登上了报纸,杜月笙仁义之名,在上海声誉鹊起,这事儿,咱应该给杜大哥点个赞。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什么势力的普通百姓老王,家里丢了点东西,杜月笙都会伸手帮忙,这确实很难得。

    而然,像老王这种身份的人,在大上海多的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法租界里面,工人的地位,那是非常低下,虽然他们支撑着法租界的有序运转,但是租界的法国官员,对工人却是非常的严厉苛刻。

    当时中国工人每月的薪水非常低,大概只有三块大洋左右,而同息做工的法国人,每月的工薪,则是中国工人的十几倍,各位,你们说说当时的法国佬过分不,好活都留给自己人,脏活累活都让中国人来干。

    而这样的待遇,自然是不能让中国工人接受的,工人多次向法商水电公司,提出要改变待遇,改变地位,要求必须给我们涨钱,并且要一视同仁。

    法商水电公司,对此事不以为然,一直都是没有答应工人的要求,反而一再的压迫许多中国工人,最后,工人们实在忍不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过多久工人开始大罢工,要求法国方面当即兑现承诺,适当增加工人工薪,改善工人待遇。

    但是,法租界当时态度非常蛮横,表示这种事不能接受,虽然淞沪护军使,何风林,对双方进行过多次调解,但仍然没法彻底解决这个现实问题。

    罢工,无论是对工人,还是对法商而言,其实说实话,都是一个内耗的过程,你耗我,我耗你,对双方谁都没有好处,工人赚不到钱,工厂没法生产。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人建议,要不请杜月笙出来帮忙吧,他可是个老油条啊。

    杜月笙在收到工人的求援信之后,当即就派人,给工人送去了两万块大洋,以表示对工人罢工运动的支持,工人有了这笔钱,那自然是信心大增,罢工的声势越来越高涨。

    而法租界方面,非但没看见工人阶级强大的力量,反而是一再的无故挑起事端,真的是没有眼力劲,妄图以恐吓,打压的手段令工人屈服。

    法国佬,这群欧洲白猪哪里知道,其实工人团结起来,才是最有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