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杨老爹他们都先回去,准备回杨家堡去办流水席了,就剩三舅舅和家里人的时候,何名礼问博文。
“爹,你定吧,我个人的意见的是在杨家堡的村头,你觉得呢?”博文回答。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虽说我们住着杨古镇,但我们的根在杨家堡,杨家堡的族人们对我们一直都很照顾,如果没有他们的照顾,也没有我们家的今天,不能忘了本。前两天你杨大叔(现任族长)过来说,族里在杨家堡给咱们家划了宅基地,老大一块地,能跟我们老何家祖坟山连起来。我也没推辞,我琢磨着,到时候,在那块地上给你建个三进的院子,算是你在老家的老宅了,如果你回来的时候,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平时,让你大舅家照应着,我跟你娘也会时不时回来看一下,再给你在杨家堡买点地当做祭田。那里,就算是我们这一支的根了。”
“好的,爹,听你的,我没意见。”博文对杨家堡众人的感情也一直比较深,而且,爷爷也住在杨家堡。这样一来,何家的根也算是落在杨家堡了。
“还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杨家族学已经建了许多年了,就那几间老房子,现在一是学生越来越多,都坐不下了。二来,那些房子也很破旧了。现在家里也富裕了许多,我琢磨着,以你的名义,给族学起个两层楼的新校舍,也给你李夫子起个小院子,过两天回去宴客的时候,你就跟杨大叔说一下吧,材料什么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人手足,个把月就能完事。”何名礼对杨氏族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当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杨氏族人拉他一把,他的心里一直都记在心里。
“多谢爹爹费心!”博文看着老父亲,虽然忙碌但异常精神的面庞,心里满怀感激。
父亲这么做,是在给他树另外一块“进士牌坊”啊。
“博文啊,博荣这次咋样呢?能考上吗?”三舅舅已经憋了好久了,好不容易看博文跟何名礼,把牌坊这个大事情说完以后,迫不及待的就发问了。
“听继宏说,武举人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武进士就难说了。”博荣自到京城以后,基本上就住在赵继宏在京郊的庄子里了。
赵家庄子比较大,有一个很大的练武场和跑马场,适合博荣练习。而且,因为青松这次没来,赵继宏考察了一下博荣的身手和箭术,又在家里找了个骑射比较好的侍卫,给博荣做了个临时师傅。
面对三舅舅和父亲,博文说的比较保守,其实,赵继宏是说,武举人肯定没问题,武进士若无意外,也是十拿九稳的,就看名称了。因为,这次经历了秦王之乱,京城许多勋贵之家都受到牵连,即便不是被砍头,也都流放了,参加武举的人数大锐减。
“那就说,博荣也要是个举人啦?”三舅舅一听就兴奋了。
说实话,他这么着急的问,一方面是关心博荣,更多的还是在考虑振远的前程。这博文学习的本事,他家振远是学不到了,也就能跟着博荣后面跑了。
三舅舅原本对振远的希望就是,能考个秀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