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书馆,同学们订阅的杂志,少之又少,根本喂不饱我,我就到处去搜寻图书。
一次,校门口新开了一家旧书店,里边的书籍不多,但是,有一些文学名著,这是县城书店所没有的。老板是一个年轻人,一打听,果不其然,他是在卖自己的旧书,他说自己喜欢文学,开了书店,就把自己读过的书拿出来卖,虽说是旧书,老板的售价却是很高,比一般的新书都要高出几倍的价钱,物以稀为贵嘛,老板不是书呆子,很精明。
我非常喜欢这些书,其中有一套《歌德诗集》,是上下两册,由于囊中羞涩,最后忍痛割爱,用五元钱买了下册,这五元钱,按照当时的物价,已经很高了,是我一周全部的生活费,这也就意味着我在接下来几周,要压缩自己的生活费了。
以后的日子里,这本歌德诗集就一直带在我的身边。
十年后,我从西安美院毕业,因为我学的是室内设计,就职于西安钟楼附近的一家装饰公司。做图太久,而且工作强度极大,一旦工作起来,都是处于一种极度专注的状态,眼睛和大脑长时间地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所以只有中午时间我们才会有短暂的放松,借此我常常在钟楼附近溜达,东大街的服装店、附近小巷的小吃,没有我不知道的。
一天,我照例到处溜达,忽然发现就在我工作的楼下对面开了一家旧书店,虽是旧书店,规模却很大,书籍种类也很多,就在那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我却一眼看见了书架上的一本书——《歌德诗集》上册,我激动万分地取下了那本书,把它捧在手心里仔细查看,这和我拥有的那本下册太像了,一样的封面,一样的出版时间,甚至新旧程度都一模一样,它会不会就是我的那套书籍中的一本,当年或许因为我买走了其中一本,致使另一本始终卖不掉,最终流落到了这里。
这样想来,我的心里十分激动,那时候的我并不缺书了,也不怎么爱读书了,因为工作太忙、太累,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很少了,不过我还是经常读书的,只是没有像以前那么疯狂了。
我问了老板价钱,没想到,连价钱也是一样,五元,我的笑容都在脸上绽开了,当然十年前的五元和十年后的五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一样的数目,还是让我兴奋了好久。
我毫不犹豫地付过钱,带回了这本《歌德诗集》上,我那单身了十年之久的《歌德诗集》下,终于有了伴。
如今,这两本书,就放在我书架上一个特别显眼的位置,或许,它们并不是原有的那套,但是它们太像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们的珍爱之情。
有一天,儿子翻开了这套书,我就给他讲了我得到这两本书的故事,儿子听后,没有任何表示,看着他一脸平静的样子,我问儿子有什么感想,儿子回应了一个字:“噢!”
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们是两代人,他生长在一个不缺书的年代,而我生活在一个书荒时期,我们的感受当然不同,我千辛万苦得来的书籍,在儿子那里只是一个并不动人的故事,或许孩子还太小,他并不懂得什么,我怎么能要求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
此外,我的书架上还有一本特别的书,这是一本手抄体,是我的一个同学耿来梅为我抄的。我和她都爱文学,有什么好书都互相传阅,因为我家在农村,她家在县城,有一年暑假,她得到了一本《席慕蓉抒情诗》,书是借的,要按时还给人家,为了让我也能读到这本书,她竟然给我把整部诗集抄了下来,开学的时候,我就收到了这份我半生里最珍贵的礼物,当时只是激动和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愈来愈感到它的价值,或者说,在我心里,这是无价的,它就像一坛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我常常翻开这本诗集,那青涩的字体,仿佛又带我穿越到了过去,我好像又听到了耿来梅银铃般的笑声,和我接过诗集又蹦又跳的样子,我不禁感慨青葱岁月是多么美好,纯洁的友谊是多么珍贵,我庆幸自己今生能拥有这样一份礼物,它不是什么豪车豪宅,也不是什么宝石、或者奢侈品,但是,在我的心里,它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堡,它传承着善良、友谊、纯洁,和美好的青葱岁月,我希望自己能配得上拥有它,并把它的文化传承给我的下一代。
这就是我的书的故事,没有什么感人的经历,和什么动人的传说,它就像我的人一样平淡无奇,但是,它们却承载着我的经历,或许这才是生活,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