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明朝时期的南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金陵城是明太祖朱元璋建都所在,世称南京。

    明朝南京城比北京城大,北京内城墙周长六十七里,南京内城墙周长七十四里。

    南京的城墙被朱元璋修建的很怪异,七扭八拐弯弯绕绕,随地形变化,好似个偏离中轴线向左倾斜30°的葫芦形,不像北京城那样方方正正。

    有好事者穿凿附会,说南京城是“南斗星和北斗星的聚合”,是“壶中有天地”。

    究竟怎么样,你就算去问老朱本人,估计他也说不清楚,反正是往“天命所归”和“皇权天授”上靠。要不说老朱当初给起个名字叫做“应天府”呢。

    “金陵王气”从来就是别有用心的说法。如果仅仅从实战出发,南京的虎踞龙盘完全不靠谱,它几乎很难完成一次像样的保卫战——靖难之役,因为无险可守,李景隆打开城门迎了朱棣;清兵入关,因为无险可守,南京最后只能献城投降。

    大明朱姓王朝,兴,在南京;灭,在南京。

    明朝的南京城墙只是一个摆设。用墙围起来的城市,并不一定比没有城墙保护的城市更安全。对于百姓来说,遇到了战争,广大的乡村才是更安全的藏身之地,才不会被防守方裹挟成人质,被进攻方当作泄愤屠城的目标。

    朱元璋建造的南京,内城十三门,外城十八门,穿城四十里,沿着外城转一圈足有一百二十里。城里(主要是城南)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

    城北是官厅衙署和驻军。城南是民区。城东是皇宫。城西是莫愁湖,秦淮河由此分支,一道流入城内过武定桥,一道流向城外过长干桥。

    明朝的南京人口约是现在南京市的十分之一。

    明初时,南京城除开人口密集的城南,其他很多地方都是田园风。在城北开荒种地的很多,比如著名的钟鼓楼附近,除了几处官署驻军、鸡鸣寺和国子监,其他大面积都是水田、荒地,除了种地农户,这里属于地广人稀地区,基本看不到什么车马往来,也没像样的街市。明初,国子监招生剧增,一再扩建,多亏了周围荒地多,才不用“暴力拆迁”百姓住宅。而鸡鸣寺,作为皇家寺院,更是圈地百亩以奉香火。那时候国子监学生犯错,还会被罚下田务农几月,以作惩戒。

    嘉靖时,城北依旧比不上城南,只是荒地大多已经变成良田,不过那也不是百姓的田地,是勋贵外戚们、官员富商们的圈地、田庄;官署更多了,私人别苑更多了,倒也发展起来几条街道,专为为官老爷、举人老爷们服务。普通老百姓在城北已经没有自己的地,自己的房,只能租赁。

    ——所谓的金陵繁华,指的是秦淮河两岸和长干里的繁华。这里有魏国公府瞻园,顾府息园,徐府快园;有乌衣巷,有夫子庙,有江南贡院,有青楼楚馆……

    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大小酒楼六七百座,茶社一千多处。

    到了晚上,秦淮河两边同时点着数千盏明灯,照耀如同白日,走路的人都不带灯笼。

    夜色深深,从那河上的画舫传来细细吟唱之声,凄清委婉,动人心魄。河两边瓦楼里住着的女郎,穿了轻纱薄裙,头上簪了时令鲜花,纤纤素手卷起湘帘,凭栏静听……

    十六楼官妓,红妆艳丽,唱起靡靡昆曲,招接四方才子旅客……

    月色烟光,瑶宫仙女,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真个醉生梦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