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缺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富再分配。

    但是具体到日常收税,这真的只能依靠专业人士。太他娘的复杂了。他叫毕自严报个数这很简单。但是,这些实物税的收支、管理,各种赋税、加派、杂项…

    所以,他对户部尚书毕自严非常的礼遇。这位大司徒在他心中的份量不是钱龙锡这样的阁臣能比的。

    毕自严拱手一礼,表示谢意,再道:“臣奉圣谕在京中购买粮食,目前已经和京中的大粮商联系妥当,每石米作价一两银子。太仓中银两有限,臣不建议购买粮食。因此,此次购买粮食将以陛下的内帑为主。”

    天子前些时日召见他,询问他是否可以更换户部储存在仓库中的粮食。把旧米卖掉,把新米存储起来。

    在往年,户部确实会有这样的管理。但天启、崇祯两朝,天下赋税每年都是有缺额的,哪里还有什么大量储备的粮食?勉强维持罢了。

    因此,天子向他提出建议,向粮商购买大量的粮食储备起来。理由是:京畿去年大旱受灾。若再来灾情,手中粮,心里不慌。也可以平抑京中粮价。

    崇祯叹口气。他前段时间想当然了。明朝收的是实物税。每年朝廷收到手的银子非常少。张居正当年去世的时候,太仓之中银两最多时为400多万两。

    “那朕让少府去做此事吧。一两银子一石米,这价格太贵了。”

    毕自严解释道:“陛下,年景好的时候,漕运不绝,京中米价最低时能到5钱银子一石。但辽东兴兵,京畿受灾,粮价自然上涨。而这些粮商还要承担运费。”

    崇祯痛苦的揉着眉心:“朕明白。卿且去办事。”

    …

    …

    毕自严离开后,崇祯独自的在崇智殿前的蕉园里散步。王承恩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后面远远的跟着。

    金秋时节,秋风飒爽,暗香阵阵。太液池中,波光粼粼。正午时,西苑里幽寂。

    崇祯手里有六十五两白银,要转化为战争潜力。他拟做三件事。第一,囤粮。第二,打造火器。第三,操练京军。

    现在看来,打造火器交给孙元化。京营那边一堆烂事,且人数太多,暂时由李邦华稳着。他最近是盯着曹化淳操练御马监兵马。六千五百余人,实兵实饷。

    他小本买卖,只能先顾着御马监这边。

    本来第一件事囤粮,他交给户部尚书毕自严去办,应当手到擒来。哪里知道这最稳的环节反而出了问题。

    户部银子有限,无意购粮。而毕自严帮他把粮食价格给协调了。但着实有点高。

    一个兵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他要养着御马监的兵,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这时,王承恩走上前来。见天子愁眉苦脸,他感同身受。汇报道:“皇爷,奴婢已将王彰派往苏州起复钱谦益。皇爷,该用膳了。”

    崇祯忍不住笑了下。

    他不知道钱龙锡、毕自严怎么想的。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把钱谦益这汉奸弄到京城来罚他的款!

    一个韩爌都能罚出五十万两白银。罚三个韩爌,国库一年的财政收支就平衡了。

    至于罚款的理由,这根本不用他操心。周延儒、温体仁和钱谦益是死对头。

    你有银子贿赂考官,喝花酒,娶名妓,难道没有银子贿赂朕吗?

    “走吧。先去吃饭。大伴,你通知下去,让负责少府的锦衣卫同知李若琏来见朕。”

    粮食采购的事情,他有些新想法。

    崇祯用锦衣卫去“收取”大明皇家银行一成的干股。但锦衣卫是专业的谍报机构,并不能专门干这个。因此,设立新的衙门叫做“少府”。仿前汉时。

    内部的管理暂时还是用一个锦衣卫千户专门负责此事。这个千户还肩负着保护银行业的店铺不被京中其他人等收取“杂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