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下三位的小主们,挑挑拣拣,也去了七人,数量不算少了。
这一次是秋猎,东安围场的条件不如玉泉行宫好,太后自然是不去的,是以德妃便理所应当留下来伺候太后了。
谁叫她是太后的亲侄女呢?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啊。
这份名单,其实还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谢婉凝仔细看着,脑中回忆着这些宫妃的身世背景,一边还在分析。
除了她,四妃里的宜妃是要去的,这次陆首辅和其他两位阁臣要留守京师,宜妃就一定要去东安围场。
剩下的端嫔和顺嫔都要去,主位妃就占了四位,剩下的小主里位分最高的是贤妃宫中的云昭仪,其次是德妃宫中的班婕妤,位分最低的是德妃宫中的韩淑女。
两位嫔娘娘都是潜邸时的老人,萧铭修从来都很给脸面,云昭仪的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最近正要操持年底选秀事宜,算是得用近臣。
而班婕妤的出身就比较厉害了,她是大楚属国南陈的宗室郡主,因南陈国力弱小,她本人又不通大楚官话,因此年初进宫时封了婕妤,谢婉凝估摸着来年新年,她的位分也要跟着升一升。
到底也要给南陈脸面的。
剩下的最后一位韩淑女,她是运气好,父亲恰好是东安围场的属官,官职不高,却恰到好处。
这么巴拉一圈,萧铭修还真是从不在女人身上浪费国力,便是带着后宫去秋猎,也不带没用的人。
谢婉凝伸出纤纤玉指,在韩淑女的名字上点了点,转头跟谢兰道:“难怪她那么急呢,怕陛下不记得她的出身。”
当今的后宫并不丰,不说主位了,就是不记名的下三位小主也没有几个,她要不急巴巴跑去御花园偶遇,兴许萧铭修是真想不起来还有这号人物。
如今带她去,不过是一举两得罢了。
毕竟他这一次秋猎,安排的事情可不少。
名单下了,宫里就要抓紧准备,到了月底就要出发,短短十日功夫可不怎么宽裕。
然而就在这要紧的时候,太后却回宫了。
太后回宫可是最要紧的大事,宫里头要去随驾和留守宫中的宫妃们都要放下手中事,一起去玄武门处把太后迎回宫中。
谢婉凝跟太后的关系很冷淡,也可以说,除了最得她喜爱的德妃娘娘和不知道如何入了她眼的顺嫔娘娘,其他的主位妃她都不怎么特别喜爱。
当然,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只是相安无事,就叫宫里头能平静好一段时光。
谢婉凝不知道萧铭修心里到底如何想这位如今大权在握的太后娘娘,她虽然前朝后宫都要插一手,可毕竟把他抚养长大,没有生恩也有养恩,若说陛下真的打从心底里厌恶太后娘娘,也不太可能。
萧铭修的出身全天下都是知道的,他的生母位分低下,诞育皇嗣也不过就被封为婕妤,当时的皇后娘娘,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已经有了嫡长子,大皇子皇位稳固,为人聪明好学,能言善辩,孝顺端方,不仅帝后甚是宠爱他,就连满朝文武也没有说他不好的。
萧铭修序齿为六,他五岁时李婕妤重病,皇上看在萧铭修的面子上,这才升她为和嫔,可和嫔到底红颜命薄,封嫔不过五日就香消玉殒,留下年幼的儿子无依无靠。
若不是当时的大皇子喜欢这个六弟,太后也不觉得多养一个皇子有什么不好,这才把他接到坤和宫,虽没有更改玉碟,可他却到底跟太后有了养育之情。
世人都说天佑帝天生运气好,如果不是他曾经抚养在太后膝下,这大楚的万里河山,怎么也落不到他的身上。
没有太后娘娘当年把他捧起来那一下,也就没有如今的天佑帝。
可恩情再多,也经不住消磨,如今到底如何,谢婉凝已经看不清了。
八月二十五日清晨,谢婉凝早早便醒来了,她特地挑了一身清新雅致的藕荷色袄裙,头上只用珊瑚坠的流苏步摇左右妆点,便算是打扮停当。
因着要去亲迎太后娘娘,谢兰亲自走了这一趟,领着春雨和夏草一起,浩浩荡荡往玄武门赶去。
也不知为何那么凑巧,刚一拐出如意巷,迎头就是德妃娘娘的仪仗。
谢婉凝还没来得及讲话,德妃冷冷看了过来:“呀,今日怎么没打扮?”
她显然是气不顺,这么许多天了依旧没上那份名单,谢婉凝还听说她跑去乾元宫堵皇上,结果乾元宫客客气气请她吃了一下午茶点,天都黑了皇帝陛下也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