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书后记四:真假之辨(慎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穿插整部《众神聊斋》的,除了浩宁的“借神通一用”之外,就是周源的“假”的天赋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自从浩宁知道周源是舟下心猿,并且为其封“朋友圈之神”后,周源就开始“造假”之路了,这种造假从最开始的玩笑,戏谑,无意识,进而发挥重大作用,直到最后的通过“假”而造就了一整个“假地球”,来抵御费先生的攻击,助周源找回本心。

    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周源的“假”,是一个场闹剧,那么到后来的所有发展,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探讨些什么,这便是深层意义上的:真假之辨。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周源?

    原因不难猜:孙悟空在整个《西游记》中,凭借“火眼金睛”破妖怪假象,寻妖魔真身,助得唐僧取得真经,整部书在讨论如何识真,所以在本书中,失去本心的舟下心猿与孙悟空对立,自然在参悟“假”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孙悟空除了识“真”,还要悟“假”?

    除了真与假本身就存在辩证关系之外,从《西游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来,那便是:真假美猴王这一个章节。

    针对这一章节,有非常多的解读,沐雨比较选择了其中一种深层次解读,那便是所谓真假美猴王,其实都是一个孙悟空,因为与唐三藏的矛盾,生出了“二心”,其实是一个孙悟空的一体两面,具体相关的解读非常多,比如吴闲云的《煮酒谈西游》等,大家有兴趣可以拿来看看,这里只举几个简单例子:

    1、如来的紧箍,不可能有两个,就算有,六耳猕猴也不可能在如来眼皮子底下偷一个带上(换言之,他自己带上一个孙悟空的紧箍,疯了?)

    2、如来在真假孙悟空打到灵山之前,说了一句重要的话: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斗来。”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你们这些人, 一心要看他谁真谁假,又岂能识破他的二心呢?在这里,如来点破了这两个都是孙悟空。注意,这是在所有地方都无法识别孙悟空真假的情况下(除了地府的谛听但不敢说之外,下点会说原因),只有如来识别了孙悟空的真假,如来说的话,便值得深思了。

    3、谛听的举动很奇怪,原本孙悟空已经和假的孙悟空不相上下,怎么可能谛听分明了真假,在地府重兵,包括地藏王菩萨的帮助之下,拿不了假的孙悟空?如果参考两个孙悟空都是一个孙悟空变得就很容易理解:如果谛听真的把事实说出来,那原本那个“真”的孙悟空必然恼羞成怒,和假的孙悟空一起把地府给弄个底朝天——反正五百年前已经大闹过一次地府了,也不再多差这一次。——对了,《众神聊斋》也参考了这种知道真相之后行为完全与之前相反的有意思的情结,并且安排在李宇飞为什么宁愿消除自己的记忆,宁愿让龙飞知道陈步升不爱李宇飞,甚至李宇飞是被陈步升害死的这样的“假象”,也不愿让龙飞知道陈步升对李宇飞的“真情”了:李宇飞非常清楚,以龙飞对自己父亲般的感情,当他知道李宇飞与陈步升如此牺牲自己的感情之后,唯一能做的理智决策,便是杀了陈步升。所以在这里的李宇飞,也做了一次“谛听”,明明知道真相,却不敢说真相,并且把自己所知的真相的记忆,完全消除。

    4、如来紧急情况下编出来的“六耳猕猴说”漏洞百出:能知千里外之事……知前后,万物皆明。这几乎等于胡说八道了。万物皆明,能知千里之外之事,还能知前后,和六耳猕猴还敢来见如来?脑子被枪打了,嫌自己命长?(注意,看这里的时候我们只能用西游世界中的内部描述来看,千万不要套后世小说中什么如来有什么颠倒阴阳,蒙蔽了因果之类的神通套,《西游记》没有明确描述的话,大概率事件是吴承恩当时根本想不到这些),而整个《西游记》中,如来在自己的地盘里堂而皇之的胡说八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是《众神聊斋》中张驰航提到如来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尊敬的原因:

    这段过于隐秘,我必须把当时的原文拿过来,这里不算凑字数哦:

    我笑着叫饶命,想起刚才张驰航说的有些古怪,于是问道,“多宝是谁?为什么金箍咒是他的法器?”

    张驰航不答,但脸上有些不高兴。我再看看刘帅,刘帅低声解释道:“一说截教多宝道人当年被老君带出函谷关化胡为佛,为释迦牟尼,这段隐秘争论很多,但近年来有一奇书又提此事,点出多宝即释迦牟尼,可能有些关系。慈航道人当年为阐教,两教关系比较微妙,入释为观自在之后,可能也有嫌隙。”

    这里面的信息是,刘帅以为张驰航因为多宝道人被老子化胡为佛,成为释迦牟尼,但化为观自在的慈航道人之前是阐教,所以门派之争而对如来没有什么好印象,这在当时也说得通,不过参考上面的话,大概张驰航对《西游记》中这个胡乱说大话的佛祖也没什么好印象吧。

    为了防止大家认为沐雨在胡说八道,沐雨就在这个地方多说一些(反正沐雨也不是第一次岔开话题了……),数一数西游世界中如来的几次“假话”:

    1、如来当众说过: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可是在九九八十一难,以及唐僧师徒四人所遇到的妖怪,一多半的都在您如来的西牛贺洲啊,这么多难,这么多妖怪所在的西牛贺洲,难道就是您如来嘴巴里的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极乐之地?如果是这样,您如来口中的极乐之地,恐怕是句反话吧?(所以在本书中,对极乐净土也有类似的用法,看似极乐,实则……)

    2、安天大会名头移花接木:压了孙悟空之后,玉帝宴请大家,表示对如来的感谢,并请如来给这个宴会命名,如来竟然直接命名为“安天大会”,这好比什么呢?紫禁城内有乱军作乱,雍正连忙找年羹尧来平叛,年羹尧平叛之后,雍正设宴谢年羹尧,说小年啊,你给这个宴会取个名字呗,年羹尧说,那就叫年羹尧大将军救皇帝安江山大会吧——各位,年羹尧嫌自己脖子硬吗?——当然,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来回去之后,对灵山众菩萨把这段故事巧妙的变成了:“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这个玉帝“立”安天大会就很有微妙了,在众菩萨罗汉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玉帝已经从自己的角度给了如来“安天”的名头,可是实际上却是如来自己给自己“封的”,只不过这一个似是而非的地方,玉帝就算知道了,也自然没法辩驳,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以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来的秉性与习惯,以及他有是有通过更换蛛丝马迹,来移花接木的影响众人判断的能力,换言之,如来的语言艺术造诣极高。

    3、通过语言能力以及大法力,平息真假美猴王事件。

    4、包庇迦叶,阿难向唐僧等人索贿事件。

    当然,以上所说的如来,只是西游世界的如来,不是咱们宗教中的哦,请大家不要误解。

    最后一件事情最关键,《西游记》里,如来是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爱钱的,甚至平息太上老君的青牛事件,直接给送了老君十八座金山。(可见对于佛祖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科科),而在《众神聊斋》世界里,张驰航却从来不沾用法力换来的钱,而是都让小红捐了(王董的十亿的事件),并且从小红之口在赌石场的停车场告诉浩宁等人,那种两扇门向上开的跑车并不实用等一系列理由(很明显这话是张驰航曾经给小红说的),也能看出来张驰航这个观自在与西游中的如来的一些理念,还是不太一样的。(当然,这属于书中人物的性情设计,大家能看出来就看,看不出来的话,也不影响整本书的阅读)。

    当然,从以上的了解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西游记》中对于真假的理解有更深刻的含义(真假美猴王,如来各种说话的真假),从《众神聊斋》中,对于真假这件事情,也希望做一些延续的探讨。这种探讨,自张驰航的隐性探讨起,在周源身上做了“显化”,这种显化便是:虚假实境。

    虚假实境来源于周源这个“朋友圈之神”的天赋“假善美”,而这个朋友圈之神的假善美的天赋,则来源于众生在朋友圈中所发内容的目的:展现尽可能善,尽可能美,却不见得是真,甚至是假的自己——当然这带有一定程度的调侃,毕竟这年头为了求点赞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但不得不说,假善美这个天赋的抽离,带有一些极端性,这与微信无关,与朋友圈无关,只与人心有关。这毕竟是极端,实际生活中,现实中没有这么极端啦,请大家不要用别的眼光看朋友圈,小说么,来源于生活,还得高于生活不是?

    虚假实境的理论基础是前面所谈的宏观量子态对现实的扭曲(当然不承认宏观量子态,只承认法力的话也是说得通的,不必苛刻计较),只不过由小红等人嘴里说出了“虚假实境”这个法术的厉害之处:虚假实境之外,所有的法力(宏观量子态对现实的扭曲)都是施法者凭借自身法力来扭曲现实,所以遇到其他法力更强的人,这个法术便破了(障眼法),但是虚假实境这个法术,由于周源的天赋就是展现他人心中所想,所以这个法术的本质不是施法者自身扭曲现实,而是以这个法力为基础,来让被施法者自身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扭曲现实,而人们有办法怀疑别人给自己加上的障眼法,却很难怀疑自己对自己所看的世界的扭曲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他们心中想象的)。

    不论虚假实境在书中如何厉害,我们在这里至少有一个印象,那便是,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都必须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我们自身,以及自身所能掌握的工具所得到的具体结果,汇聚到我们人类的大脑,“感受”这个世界而得出的头脑中“想象”的那个世界的。

    这个过程,是一切唯心与唯物挣了这么多年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过程中,既有客观的参与,又有主观的参与。

    这两者之争的矛盾集中爆发之一,便是一个极端的真假之辨的命题:缸中之脑。

    这个命题的本书中也有涉及,而反应过来“假文殊”是缸中之脑的人,恰恰是周源,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周源此时对真与假的理解,更上了一层。

    缸中之脑的话题回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再做细致讨论,现在我们还是说回真假之辨的问题:既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通过我们自身,以及自身所能掌握的工具所得到的具体结果,汇聚到我们人类的大脑,“感受”这个世界而得出的头脑中“想象”的那个世界的,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的认识,就值得深究了。

    换句话说,认识真的过程里,有三个关键因素:人类自身,工具,头脑。

    【人类自身】:在书中总结为《心经》所说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对应色声香味触法——当然,书中做了一个小梗,张驰航最初告诉浩宁自己是“关”自在,关闭五识,浩宁并没有意识到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的意这一识,而看起来浩宁在这方面的悟性真的极差,直到第一万次的时间循环才悟到第六识的“意”的存在,所以终于在这一次,得到了观自在之“法”(六识之中,意对应法,当然不用纠结这个法是不是那个法了),当然,此为小说里面的小聪明设计,不登大堂,大家看着笑笑就好。

    对了,界天师,也就是地球尺度的整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自身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极端扩大而产生的质变,所以这个质变之后的体系,能够发现“宏粒子”(宏原子,宏电子,以及对应的宏量子现象),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怎样,从人类自身角度来说,通过对这六识的认识,我们会发现,在没有工具,或者工具较少的情况下,人类仅仅能够依靠这六识来认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方法有限,能力有限,自然一定程度上,头脑里认识的那个“真实”世界,与真正的“真实”世界距离比较远——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亚里士多德那个“重铁球比轻铁球先落地”的意淫结果了。

    【工具】:工具的发明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世界的“真”,但是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因为工具的限制,我们现在仍旧对多种“真”无法探寻或者解释——探寻远距离的工具的限制,让我们无法知道遥远的星空是怎样,探寻微观世界的工具的限制让我们至今无法找到量子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