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菩萨借 下(第1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杜青糕笑眯眯的,很是纯善少年的神态。人畜无害的很。
但是眼里终究还是顶好的,曾有一个小太监吞吃了进贡的三十七颗东珠,想要夹带出宫,到底是没逃出杜青糕的眼睛。
不外乎是去太医院拿来几钱生巴豆喂下。一红木马桶的恶臭黄白。
稀烂如泥泞雨路的稀黄屎中,嵌着东珠三十七颗。
被当朝执宰赞一声好风雅。杜青糕也就就坡下驴子的说一句这小猴子虽是猪油蒙了心,可是民间也有
“下人不偷,主家不富。”的说法,保了那太监一命。
有人私下说杜督未免性子太慈悲了些。
杜青糕不过笑笑不言语。可是类似事情多了,也几乎没人在杜青糕眼前滑头,这位心性如何不敢多说,可这双眼睛真是没说的。
那么吴姑娘头上那不过是绾了四分之一青丝的发式,即便是少见稀奇也不影响这她吴佳璇的清灵无双。
就是头上除了那一只簪子没别的,也不影响这簪子是如何的特殊。
当年皇帝陛下下金陵,机缘之下得了邸家第三代家主唯一成套的雅玩。
簪子十三枚。据说是被不识货的古玩小商贩放到摊子上卖。
吾皇輦过时候,灿然生光,直逼云端。
紫云堆积如龙如牡丹。正午日光暗下三分。
那一本比历代皇帝都要厚的起居录中记载道:
“紫气东来十三簪,金陵王气黯然收,
上悦。收七于内宫,其六分分.........”
若是杜青糕没记错,当年那六人中最低微的也是名列当年南赵第一鸿儒清贵张择端。
是一枚据说是四百年阴沉木刻有龙蟒的簪子。当时都说赐予臣子终究僭越,皇帝不顾。
也许那时候刚刚继位的皇帝陛下,是为了表彰其入仕朝廷,也有几分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毕竟其余五人皆已封王。贵胄天亲。
当时也算是给天下寒门士子涨足了几分面子和傲气。
而那位埋了五十多年的老先生,临死之前也不忘命独子奉上一部《雕虫记》其序章一句自云:
“无力治国,无能安民,除为马之骨,惟文字雕虫技尔。”
这一枚簪子的分量可见一斑。其余就是没有这么传奇,也是各有典故各有传说。轻易不肯出示人前。
就是杜青糕如非仔细看过宫内藏簪,也未必认得出这姑娘头上那如出一辙的邸家独有技法痕迹。
真正是世间绝响了,毕竟最后的邸家子孙荒废了祖宗技艺,跑到蜀地在刀口打拼攀爬。
不过杜青糕毕竟也没把这话说出来,就算是京城那几位闲散皇族坐不住了,也毕竟不影响他杜青糕。
何况眼前还有这位林姑娘在,杜青糕就是有天大疑虑,也愿意咽下肚子里。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m.tianyibook.la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