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夜晚其实没多大意思,除了过节之外很多时候都是早早的没了人迹,只是对于董静春来说娱乐对他没啥意义。
夜半时分董静春悄悄地从床上爬起,轻轻地带上房门,屋内鼾声正浓的槐树生睡得沉稳,浑然不知。
董静春挑着僻静的小道飞快的走着,几个转弯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夜色里,小镇外一处水流湍急的地方,一行五人提着烛光昏暗的灯笼蹲在岸边,悉悉索索,小声攀谈,不知打算做什么勾当。
这条江名为下龙江,流经千年,横贯一洲南北,由南海龙门山起,到北海天门山终,颐养小镇千年,与药山一样是小镇百姓赖以生存的源泉之一。小镇流传这条下龙江乃是一条自南海而来的走江大蟒,只差半截身子便能羽化成龙,位列仙班。可惜天有定数,前功尽弃。登仙脱变失败,临门一脚被一束白光劈落,巨大蟒身砸穿一洲。
这条大蟒一身修为在登仙失败之时就尽数还给天地,化作连绵大雨,足足下了半年之久,最后肉身彻底消散,而那一具半龙半莽的仙骨则随着大雨被泥沙掩埋,成了一南一北的两座高峰。
下龙江中上游处有一块等人高的沧桑石碑,上面雕刻着“下龙镇”三字古朴篆文,字迹清晰有力,红墨犹新,显然最近又重新修缮了一番,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模样。
岸边那一抹昏暗烛光被人随手掐灭,一时唯有朦胧的月色倒映水中,幽幽冥冥,江水滚滚,将岸边传来的说话声带走了不少。
一株靠岸生长的长寿柳树下,粗壮柳枝低垂在江边,像个直不起腰的暮年老人,刚好能在上面躺着个人。董静春将熄灭烛火的灯笼随手一丢,双臂枕在脑下两眼一闭,享受江风,充耳不闻树下的声音。脚下一伙人正蹲在岸边,眼神各个阴翳严肃,浑身绷紧,显然十分紧张。
这一伙外乡人,今日白天在下龙镇找到董静春,说要和他谈笔生意。作为这条下龙江熟门熟路的“游龙手”,董静春对此早已见怪不怪,无非就是水里翻滚的阴里勾当,每年来此求仙问缘的人不在少数,对于此间交易早已娴熟的不能再熟,收了定金,便开始干活,至于能有多少收获,董静春不管,它只负责领路,事后按照规矩还得额外再给他一笔添头。
自从朝廷接收了小镇之后,如大山一般一同将下龙江同样的封禁,规定了渔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几月下水捕鱼,几月圈养鱼苗,鱼身超多多长可以捕,低于多长又不可以捕。若是渔期之外要下江同样的就得额外交学费上一大笔钱,倘若偷摸下江在规定之外捕鱼,同样的要吃刑司。因此董静春就很少来此下江了,多是在小镇周边的小溪出没,只有那里朝廷是不管的。
下龙江这一片流域甚广,江水古怪。一入水便宛若进了一座迷宫一般,支流不断,如人的血管一般密密麻麻,江中又布满各种暗流,以级稀奇古怪的各种鬼魅事物,常常让入江的人成为其中的一员,若是不巧被江中的水鬼缠上,就是神仙来了也难救。
江中的游龙手便是领路人,是从很远的时候就传下来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都是用前人的血肉一点点摸索出来,哪里水急,流速如何,暗道分布如何,下脚要用几分力,脚要入几许深,哪里的水面坚实如履平地,哪里的岸路又是吃人的外强中干,这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若是不牢记,暗疏此道,那便是有多少命,这条沉睡大龙便能吃多少命,来者不拒,从不挑剔。
何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山水俱全的小镇,也容不得这下龙江如此的“放肆”,每年渔期,江上总是船只密布。
下龙江江道、暗流,六十年一变,这一变便是牵一动百,所有路线翻天覆地。如此遭逢都推论与那坠入江中的走江大蟒戚戚相关,半龙之身的灵兽骸骨乃是天材地宝,其中更是不乏大蟒走江时所带宝物,日积月累,种种机缘由不得后人前赴后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年下江寻宝的人不少,死的人更是不少,可还是有人前赴后继。
以六十年一甲子为轮回,以六个甲子为大年,下龙江江水在此不断往复。至于为何,是否真的与那大蟒落江有关,只有老人只言片语聊聊几句天数,和一声叹息,更多的是自古留下来的祖训,让小镇人很少谈论这下龙江。
岸边不止只有董静春一伙人,下龙镇中的游龙手不少,老的小的有二十人之多。不过今天夜里走这条大江的不全是下龙镇的游龙手们,僧多肉少,也有不少豪门巨绅,山上宗门花重金所请来的游行家、山卜师,只是董静春对于这些外乡来的游行家、山卜师,最是嗤之以鼻。
不是他自傲,只是在这里寻山涉水的那一套不顶用,这些年死在这里的人少说也有双手之数。
江水急急,拍打着两岸,董静春睁开眼睛,坐直身子,看看天上的月亮,又看了一会下龙江,方才出声说道:“差不多了,可以下水了。”
蹲在树下的五人站起身来,沉默的跟在董静春身后。
董静春跳下柳树,对着为首的一名年逾半百的老人又认真的嘱咐了一遍:“入江之后一个人拉着一个人,踩着我的步子走,我不出声不许有任何动作,等到了江中那块陆地,余下的你们再吩咐,但是在此之前这里我说的算。”
头发有些微白的老人点点头,又用了一处不知是哪里的方言对着身后的四人重新嘱咐了一遍,这才对着下龙江做了个请的手势。
董静春站到岸边,向四周看去,岸边已经密密麻麻的站着好些人,各个领路的游龙手早已准备完毕,细数站在岸边。董静春深吸了一口,几乎是同一时间,落水声连绵而起,江中鱼龙争渡,浪花片片连起,一叶压着一叶。
此起彼伏,待到最后一人落入水中,又沉静如一潭死水。
下龙镇那处度过了几千年光景的石碑前,坐着一枯槁消瘦的老头,酒糟鼻头,小眼如鼠,一口黄牙。老人翘着二郎腿背靠着石碑,佝偻着身子吞云吐雾,芥子般大小的眼睛看着天上没了半边的月亮,嘴里哼着小曲,心情尚佳。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看来又是个丰收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