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丰都的小说终于顺利在《青年周刊》上发表了。一如上一世的旧有轨迹那样,在刊载了他的文章之后,报社很快就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于是乎已经当了很长一段时间无业游民的马丰都,顺利入职《青年周刊》当了一名
文稿责编。
这件事,在陆亦轩认为,完全属于水到渠成的事情,搁在这位马老哥身上,那可就实在太不一样了。
人生四大喜的地步到不至于。
关键是这年头能在一家国营正规报社内当编辑,吃的又是摇笔杆子这碗饭,那身份地位可要远比他当盲流的尴尬处境,好上了太多倍。
至少是在家人面前,再也不用被骂为不务正业典型了。
再一个就是,受了陆亦轩的很大启发教育,自从听陆亦轩跟小姑娘编个故事,让小姑娘在海外找家书商谈一下出版,直接就是上万美金的收入。
乖乖……
这里面的份量与诱惑程度,那可真就是比讨了漂亮媳妇回家暖被窝还吸引人了。
马丰都的作家梦被深深勾弄了起来。
刚刚从十年特殊时期走出来的国人,对于文化教育,对于文学创作,对于当作家,现如今这完全是有点矫枉过正,正从一个极端,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
时下里的文人,尤其是能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家,社会上那受崇拜程度,直接可以和后世的影视娱乐圈大明星们有的一比了。
而上一世的事实证明,也正是七十年代末,再有整个八、九十年代,在这一段时间里,国内近乎潮涌般,出现了一大批的长篇小说巨作。
诸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废都》、《浮躁》、莫言的《红高梁》、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些个后世很有名望的大作家,也正是在这段时期,纷纷涌现出来。马丰都要去报社上班,这也就意味着,他没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天天骑辆三轮板车到处溜胡同‘收破烂’,意味着两人搭帮合伙搞的这收藏古物的事业,暂时不会再投入那么
多的心劲在其中。
毕竟,古董收藏热潮还要再过个五六年,才能真正火热起来,才能从这行当里,看到能赚钱养家的利益。
眼下这还是个既烧钱又完全不务正业的盲流行当,真跟街上收破烂的没多大区别。
马丰都很不好意思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陆亦轩。“轩子,你看这事,老哥我有点不好意思跟你讲,往后我开始在报社上班,可能就再没那么多时间照看咱们这份事业了,暂时我就先退出,你看成吗?不过你放心,这段时
间咱们收藏下来的这些古物,我一件都不带走,统统留下给你。毕竟这前前后后,我几乎一分钱没出,就耗了几把子力气,都是你投钱进来置办这些东西……”
陆亦轩怎么肯让这位马老哥半路分道扬镳。
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位马老哥在国内,包括在国际收藏界,那可都是成了名立了腕的大佬级人物。
那怕是现在收藏到的这上千件古物统统不要,他也不能轻言放手这位老哥做合伙人呀!
“马老哥,你还当我是不是兄弟!
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