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拖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不上什么的了解,只是略有涉及而已。”王清明摆了摆手的说道。“茶道,简单的说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而且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哦,想不到在茶道方面也是有着这么多的说法呀,像我们这些的妇道人家只是喝一个样子而已,根本就比不得妙玉姑娘的修身养性的。”王夫人见到王清明随随便便的说出了一大堆的关于茶道的说法,顿时就更加可以确信自己的想法了。

    “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为久远的时期。先辈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乃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并且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王清明瞄了王夫人一眼,然后便是继续出声而道,王清明知道王夫人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不让王夫人等人试探更多的事情,同时也麻痹那在暗中一直关注着荣国府的各种的势力都不能得知王清明真正的底细。

    “哦?那为何我们现在对于饮茶方面却是追求极少呢?按理来说,着饮茶之道应该是被那些的大人、夫子们所推崇呀?”荣国府的贾探春却是听得王清明的话语,猜测王清明想为众人讲一讲那茶道,也是便是顺着王清明的意,为王清明接着讲述做了铺垫。

    “这里却是有着元朝之时的极大的原因,众位请听我慢慢道来。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且那宋朝的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王清明顿了一顿,接着说下去道。

    “南宋绍熙二年那远在海外的倭国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倭国,从此倭国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倭国南浦昭明禅师来到中原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茶道引进倭国,成为茶道在倭国的最早传播者。倭国《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倭国《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倭国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倭国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我们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我们。”

    “我们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我们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我们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事实上我们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我们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