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过高的估价”——弗洛伊德
性的积累,导致了人们对爱情圣洁与崇高的过高渲染。
如果积压的欲望得不到升华,爱就不可避免地与欲交织在一起,急不可耐。
而性的含义,并非局限于生理上。
情感压抑与宣泄,真实与伪装,与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冥昭瞢暗的隐晦联系。
丰收六月,桃李沉落。
莘莘学子,已把头顶的学士帽抛向空中,朝气蓬勃地踏入浩瀚的社会大流之中。
A城,M大学。
宁静的校园,空荡的寝室
小内躺在唯一还铺着被褥的上铺。
呆滞而迷惘的眼神盯着单调地天花板。
这个场景仿如隔世般唤起了他刚入校时的记忆。
那时候,他也正如此刻般茫然地凝视着天花板。
但心中更多地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但此刻,心中却是无尽的惆怅和疑沮。
“怎么办?”
小内在心中无数次这样问自己。
同学们如脱笼之鸟般,欣喜地飞往多姿多采地社会,寻觅自己新的归宿。
但是,自己却感觉前路如此黯淡、身心如此疲惫。
“这才是人生的开始啊!”
人们常常这样形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但是,这句话在小内身上似乎并不适用。
他不再天真、不再憧憬、不再好奇……
脚上似乎套上一副千斤枷锁,举步维艰,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力量。
他只能囿于一隅,享受片刻的安逸。
他曾经并不是这样颓废。
天真变得麻木,并非一日之寒。
这中间经历太多曲折与挫折。
而最令人痛不欲生的打击往往是爱情上的挫折。
他并不是世上最可怜的人;
世上形影相吊的男子不在少数;
但他却可能是世上最倒霉的人;
没有人像他那样,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屡败屡战到如此频繁。
而且每次被回绝的理由都是如此雷同。
要不是与他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意外地被女孩认做哥哥;就是女孩说不想谈恋爱;但最令他伤心的是,他在几天后明明看到女孩牵着另一个男生的手。
当然,女孩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美丽的谎言:“你很好!以后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
如果说,这些婉拒的理由只说一次,倒不至于使小内失望到心死。
但是,如果同一种理由,重复十次甚至更多,并且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
就像是一道数学题的推导过程。
可以用一些不变的结论来证明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用到小内身上就是——没有一个女孩喜欢他。
“要求太高”已经无法解释他心中的困惑。
因为他追求的女孩大多是普通一类的。
只能借用女孩常说的一个词——“感觉”。
爱情一旦遇上影影绰绰地感觉,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外貌、内涵、修养、浪漫……甚至于金钱,都不再重要。
与生俱来的气质才是首要的。
而这种气质几乎是不可更改的。
小内这种气质,似乎天生就缺乏吸引力。
总是被女孩无意地弃若敝屣。
于是,小内就形成了一种几近宿命般的观念——以后也不会再有爱情。
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他就会认为,在爱情的道路上,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有了这种观念,他就只能抱残守缺了。
小内并不伟大,他所执着的爱情,与内心的原始冲动紧紧结合在一起;
小内是内向的,但他不失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
当内向遇上本能的欲望冲动,结果只能是内伤。
尤其是在这个万物躁动的夏季,连空气中都充满着女生跳跃的荷尔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