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杨文清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微笑看着这位一脸呆滞的老者。
此老者正是前次沈主簿带回来的老人之一,杨文清先行搀扶的那位。
此人叫钟大民,年至七十八,从爷辈开始一家都住在难民窟,是实实在在的大晋汉人。
”老人家不记得我了?“杨文清浅笑着,如清泉细滴般的嗓音徐徐响起。
钟大民正懵着呢,他才抓药出来,一个眼生得不行的小少年就过来说他家主子有请,他一个连户籍都没有的黑户哪敢拒绝,提着两包药恍恍惚惚的登了马车,可他千想万想,根本没想到居然还能再次见上一县之尊。
特别还是在西城有着鱼龙混杂的难民窟情况下。
而杨文清那不疾不徐的嗓音如同温柔的大手安抚了钟大民内心的不安,也将他拉回了现实,听了这话他连忙摇头说不敢忘记,杨文清看他要在车内跪下行礼,眼疾手快的将人扶坐回去。
”出门在外,老人家不必多礼。“杨文清脸上始终挂着笑意,更是轻拍了对方的手背两下表现亲近才坐了回去。
接着又道,”那日老人家前来道谢,我本想着闲下来就过来瞧瞧,不想公务繁忙,一直到今日这中午才算得了空闲,没想到我和老人家有缘,出门不久就碰上了,若是老人家不嫌麻烦,我想上门叨扰一二。“
”当然不嫌,大人上门是荣光之事,贱民求之不得,怎么会麻烦呢?!“杨文清亲切的作态瞬间抚平了钟大民惶恐的内心,他听了连忙欣喜的摆手回道,随之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又连声拒绝,“难民窟到处是上不得台面的贱民,大人是身份贵重的一县父母,又是重职在身,还是别要去的好,不如......不如贱民喊几个老哥儿出来给大人见见?”
杨文清看他前后态度相差极大,又见他神色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不喜,反而是一脸犹豫担忧,前后对比,显然不是不愿意他去家里拜访,而是不愿意他去难民窟,可他身在官场,早晚都得过去看看,看这老者的表现,难道那里还藏着什么不能让他知道的不成?
想着他随之就道,“老人家不愿我去,可是有何因由?“
钟大民觉得好犹豫,他们这些黑户若能得上官到门可谓是天大的体面,就是将来告诉子子孙孙也是颇有面子的事情,可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这县尊大人不过青葱年月就是一榜探花,才过来一天就给他们送了十车的物资,由此可见稚子之心,年少有为,若是没有偏差,假以时日必成大气,可此番若是折损在难民窟岂不是国失栋梁?他说还是不说呢?
杨文清看他脸上闪着复杂神色,心里却已经打定主意探定难民窟,面上也没再纠结为难,道,”若是原因令老人家为难,那我不问便是。“他顿了顿,却也直白说了自己的意思,”不过不管老人家说与不说,我既已到西大街,总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不如老人家先坐着车,等到了我让清流送你回去可好?“
杨文清的态度摆得很明确,钟大民心有戚戚,但到底是不忍心,纠结犹豫了一番还是说了。
这事在当年也不是什么秘密,即使如今知道这事情的人有些早已变成了黄土,但找些上年岁的老人还是可以打听到的,所以在他的述说中杨文清才明白他前后态度摇摆的原因。
在钟大民十岁出头的时候,当时的南阳有任县尊叫赵知祥,此人出了名的脾气刚正呆板,非常不讨上官下属和贵族的喜爱,但有一点,这人受百姓喜爱:因为他廉洁奉公,是当时老百姓顶上的朗朗青天。
赵知祥出任南阳县尊的时候已三十有二,在任期间无贪无奢,有时候连民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能管上一管,而南阳本身穷乡僻壤,他一个小小七品,因为一副刚正呆板的脾气,对于当时他的上下属和附近的富户来说简直是让人恨得想要咬牙,所以三年任期将满虽然没有大的功绩,但当时的百姓可是将此人记在了心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