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都耷拉着头,看也不敢看他一眼,俱在深思些什么。过了许久,才有人出来搭话。
“陛下,小王子虽年少,却是野心勃勃,不用两年时间便平定、统一了蒙古数个部落,如今兵指我大明,不可不防啊!”说话这人尖声尖气,显然不男不女,不是大太监汪直是谁。
“是啊,陛下,汪公公言之有理,这鞑靼三番两次骚扰我边关,是时候给他们迎头痛击了!”见汪直发表意见,兵部尚书张鹏立刻出来道。
朱见深压了压火,略略沉思了一下,道:“说的不错,众卿有何意见,都别藏着掖着,速速道来!”
内阁首辅万安当先出来,道:“陛下,微臣之见,这鞑靼国地寒贫瘠,物产稀少,眼看如今入秋,他们不过是想拾弄准备点东西好过冬罢了,按照以往来看,他们志不在攻占土地,我们也不可妄动干戈啊!”
朱见深捻了捻须,未作多言,汪直却道:“万大人此言差矣,蒙古人是来抢东西的不假,可如今他们兵临城下,已经攻陷十二座城池,大肆虐杀我边民,这口气岂是一句不可妄动干戈就能了的?”
万安又道:“陛下,当今的形势,山东河南一带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国库已花出许多银两在赈灾上面,而其它数省的收成也不好,如果兵戈一起,粮草不济,又要花费巨资,恐耗空国库,于国于民很是不利,请陛下三思!”
朱见深点了点头,知道万安说的也是事实,不禁问道:“那以万爱卿之见,当如何?”
万安拜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微臣愚见,可遣使说和。小王子不过是想得些过冬的辎重罢了,陛下给他些好处,令他退兵便可,如若不行,再作计较也不算迟啊!”
汪直听了此言,十分不忿,当面驳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难道苟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万大人此行万万不可!如今我国形势虽是不好,却无衰颓之势,这鞑靼乃贪得无厌之徒,区区一小国,绝对不能纵容。如果议和,只不过是长鞑靼志气灭大明威风罢了。小国尚能左右我国行事,如此下去,学者四起,必会后患无穷,届时大明威严何在,陛下威严何在?万大人此举只在姑息养奸而已,断不可行!”
万安反对道:“汪公公危言耸听了吧,怎会是姑息养奸?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凡事都是因势而变,现下议和,只是此刻形势所驱而已,和往后的事无关。至于以后如何,我以为还是解决现下的事才是当务之急!”
然后他回身往上,礼敬问道:“陛下,以为何如?”
朱见深沉吟了片刻,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其他爱卿呢?有何意见?”
众人一时无语,朱见深见诸人沉默,又有些生气,强制的缓了缓,点名问道:“龙卿深谙军事,有何高见?”
这时,走出个半百武将,单膝跪地,奏道:“陛下,万大人所言虽是有理,不过据我所知,这蒙古人此来非是掠夺点钱粮物产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