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南君思索着:“李意说这话的目的,似乎是希望姑母和太子莫要淌这趟浑水。”
皇后道:“东阳王是分封在外的亲王,与咱们关系不冷不热。本也是不大相干的。不过李意有一点是没料错,东阳王这几日肯定与朝中大臣们走得近。昨日出了御书房不久,就去了太子那里,今早相国也收到了他的拜帖。”
霍南君搁下筷子:“东阳王想做什么?让我们为他驳倒弹劾?”
“这倒没有。”皇后用巾帕擦拭了一下嘴角:“他没提弹劾的事。只说了太子上呈的那道变革折子。他认为此乃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还认真的提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与太子一起联名上书。”
霍南君想了想:“东阳王这是曲线示好呢。”
“这是自然。平时要攀上亲王的这条线,也不容易。这会他主动与太子交好,也是一个难得机会。”
霍南君道:“姑母是打算,借机与东阳王打好关系?”
皇后道:“东阳王虽有些居功自傲,但若说他谋反,我还是不大信。李道的折子我也看了。折上说,他在东扬州私下增收苛捐杂税,没有上禀户部,而是充作他的府兵军费。地方豪绅也是给够了好处,才敢大肆圈地。还说,东阳王拥兵自重,此次入京更带了我五千精兵,大兵压境,对京城颇有威胁。”
霍南君道:“那这一条一条都说得很明白,若说是子虚乌有,一查就知。东阳王也不会下了朝堂,就急着打点关系了。”
皇后道:“所以我想,这折子并非空穴来风。李道的确是掌握了一些什么证据。但你也明白,想要弹劾倒一位亲王,这些还不够。外封藩王,会额外增收一些杂税,也是常有的事。至于那五千精兵,东阳王澄清只是护卫他到封地边境,仍在东扬州境内,并未逾越一步。所以就算有这些证据,可以状告他渎职,却不足以到谋反的地步。”
霍南君想着:“所以姑母认为,若是皇上顾念兄弟情分,就算是李道成功弹劾。也可能是东阳王轻罪,甚至只是嘴上告诫一番?”
“皇上就是律法,常言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相反的,皇上若想法外开恩,谁又能再说什么。”皇后道:“等那东阳王回过神来,照样还是李家落了下成。”
姑母这样想也不错,因为单从折子上看,并没有谋反的铁证。要想坐实这个罪名,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但霍南君想起李意那笃定的眼神,便觉得一定还有什么事,是李道没有写在折子上的。那道关键的证据,到底是什么?
霍南君道:“我以为,姑母大可不必这么着急的笼络东阳王。若是他无罪,咱们以后再结交不迟。但若李道回来,真的落实了他的谋反之罪,咱们现在结交,就是在引火烧身。太子刚刚及冠,就跟谋反罪臣亲大肆近,皇上那里可不好释疑。”
皇后微微一怔,看向霍南君,浅笑道:“你这孩子,难不成以为一个小小李家还真能驳倒一位亲王?”
霍南君道:“朝局诡谲多变,还是谨慎些好。况且,咱们只需隔岸观火。至于东阳王要联名上书的建议,让太子先随意应付过去,不失了一般礼数就行,不必太过亲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