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数天过去了。这几天的时间里燕大考古系甲骨文课题小组的重心不是放在破译甲骨文字上,剑走偏锋,在研究另一件事情,甲骨壳上发现的那一副地图。虽说是个课题小组,工作主要是陆飞和他的班主任凌老师在做,因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都寒假回家了,潇潇这几天因为“心情”原因,也在家里待着呢。此外还有一个人友情参与了课题组的研究,方文同教授。方教授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他编纂的甲骨文书籍上,所以对陆飞和凌老师的研究内容只能提供浅显的帮助。
课题组里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是这两个人都不容小觑,无不是少年英才,在各自领域都是泰山北斗大拿级的存在。经过两人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从千年的甲骨地图中觅得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经过多方打探和对比,两人初步确定了甲骨地图在现实世界中的坐标。
我去,这可不得了,说这是旷古绝今的发现一点都不为过。
地图中有关于“夏”的地图标注,虽然具体不能确定这个“夏”是何意,但是陆飞和凌老师都倾向于认为它是夏朝的意思,或者夏都。若真是如此的话,并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夏”,这必将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发现。歪国的那些学家们一直拒绝承认我泱泱华夏“夏朝”的存在,认为我们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把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缩短成上下三千年。
经过大量的资料对比和文献查找,凌老师和陆飞最终把龟壳上的地图定位在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中部某省。滔滔黄河水流经这里,巍巍万重山纵贯而过。
定位只能做到大概的定位,且不说定位和龟甲地图中所描述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差之毫厘缪之千里,想找到“夏”的位置,若是没有踏破铁鞋的努力,想有所发现很困难。
对于陆飞和凌老师的研究发现,方教授半信半疑,因为没有什么说服力,更多的靠猜测。为了寻找“夏朝”遗址,国家层面曾经做过许多的努力,派出过N多人,甚至连军隊都有动用,基本上把所有的可疑点都探寻了一个遍,结果还不是一无所获。现在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都城所在,可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指向,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厢情愿。
不管怎么样,对于自己的研究发现,凌老师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她要亲自走一遭,去看看,去找找。当然,她不是一个人,陆飞会和她一块去,有陆飞这个神一般的男人跟着,她的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凌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方教授时,想申请一些这次行程的经费,方教授拒绝她了,不让她去,说现在大冬天,北方大部都在下雪,现在深入大山太危险了。
上次考察小分队大兴安岭出事一事方教授还记忆犹新着呢,有了那次血的教训,他轻易不敢派学生野外考察了,不然的话一旦出事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凌老师去意已决,如果不去看看的话,她过年都过不好。方教授不批经费没关系,钱她自己来出,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的,最多几千块。只是,私自行动,一切后果和学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