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四月。
清明过后,锦城突然热闹了起来,原因很是简单,锦江书院要招收弟子了。
锦江书院就在文翁石室的旧址之上兴建,书院门前,一视平等,所有人无论贫贱富贵都在题有嘉惠岷峨遗迹古炳灵江汉载英多的大门之前排队。
陈浮生整一整衣冠,看看时间,伸手逗弄一下开的正灿烂的桃李,等待听到自己的名字。
幸好已经组织过无数次入学考试的锦江书院处理起来还是很有经验的,没过多久,上千人就被接引到了书院大坪之上。
身着皂缘白绸儒袍、头戴黑色幞头的山长悄然出现在讲经台上,双手微微下压,使学子们安静下来,这才开口说道:“鄙人忝为本院山长王岩,特此为大家介绍书院结构。本院分上中下三院,下院专为初学者而设,小学合格升入中院学习文理,文章优异者升入上院精研学问或者为科举做准备。当然,我知道你们其中许多人是为了文先生而来,但是文先生执教的正是上院,如若不能通过中下两院,自然没有机会拜他为师学习。现在请大家自行按照号牌进行考核。”
话音刚落,就有书院的师兄们向大家分发好牌,陈浮生取过这块竹牌,看去却是一个玄字九号。明白自己是要在第三间考场考核,共有八人在他前面。
向师兄们拱手行了一礼,陈浮生问过玄字考场的位置,迤然而去。
没过多长时间,就有学子依次到来,众人心有默契地按照序号排成两列长蛇。
前面八个进去的快,出来的也不慢,脸上但是没有什么为难之色,毕竟进下院不须考核而有准备上中二院的多少都是有些实力的。
眼看轮到自己,陈浮生轻吐口气,走进房间。
房间不大,迎入眼帘的是两张拼凑在一起的长桌,后面坐了老中青三位儒生。
关上房门,陈浮生递过竹牌,恭敬站在桌子前面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
“姓名、年龄、籍贯出身?”中间的老者将号牌扣在桌上,提笔开始记录。
“陈浮生,十八,眉山青神县。”
“眉山青神县陈浮生,你怎么不就近在本地的中岩书院读书。当年的东坡居士可是就出身这里啊?”中年人疑问。
“在蜀中,学生听闻锦江书院历史最为悠久,地位最高,大多数人自然是想要拜入一家最好的。”
“十八岁了,之前在哪里蒙学进修的?”年轻的书生好奇问道。
“学生蒙学在家父教导下进行的,后来便是自修。”
“父亲教导,令尊名讳是……?”
“家父上希下图,也曾京城连登黄榜。”
“原来你是元德的儿子,真是天妒英才,我也听说你在家苦读,还从未见过你。”中年儒生轻叹一句,看看一脸了然的老者和茫然的青年士子,侧过头,轻轻解释一句。
“既然你有着家学渊源,小学无需考量,直接从十三经上问你吧,我念一段你接着背诵,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