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因其淡而无味而拒绝播映了。”《洛杉矶日报》毫不犹豫的狠狠吐槽到。
《纽约邮报》也不甘落后的说——40分钟的精彩爆炸场面后,是数小时可预知的陈腐的浪漫戏。
甚至连《华尔街日报》这种财经媒体都跑来凑热闹——《珍珠港》就像漫画一般毫无深度,松散的故事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一章愚蠢的交响乐。
至于《华盛顿邮报》,更是非常有创意的,开创了一种新的吐槽方法——入场观众请选择通道旁的座位,因为你绝对需要上至少两次厕所;或许此片应该叫《闷呀、闷呀、闷呀(Bore-A!Bore-A!Bore-A!)》(恶搞“虎虎虎!”)。
《Variety》杂志则连消带打的说:“《珍珠港》是一部视觉上令人震撼的电影,但其剧本与一众演员一样肤浅。”
《芝加哥太阳时报》则一点情面都不留的,给片子来了个全面批判——《珍珠港》,一段无趣陈旧的爱情,连战争场面的处理也没有深度。半个多小时的飞机炸舰艇、爆炸场面、尸首空中飞,以及人们逃避攻击。毫无意思,那只是可怕的屠杀,根本无法感动或娱乐观众。
原本还被影评人们看作是新生代希望之星的爆炸贝,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卖拷贝。
所有影评人似乎都不约而同的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准则——没事儿就骂爆炸贝,肯定没错!
骂的越狠,你越有品味。
与之相比,《哈利波特》一边则无疑是好评占据了上风。
吐槽《珍珠港》最全面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在另一个版面,热情洋溢的赞扬了这部“儿童奇幻片”——这是一部精力充沛的冒险电影,影片的气氛充满了可怕氛围,但却显得格外的新颖,令观众耳目一新。
希德本家的《洛杉矶时报》也不吝盛赞的说道:“《哈利·波特和魔法石》所创造出来的魔法世界,不禁让人感叹J·K罗琳的想象力,和希德·莱昂哈特的创造力。你能在电影中,充分享受到哈利在魔法世界里的奇迹。”
而《纽约每日新闻》还不忘提醒所有观众和所有人——这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只是一个开头,只是原著小说的第一部,更神奇的魔法之旅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展开。
同属西海岸媒体的《西雅图邮报》,也同样对希德的第一部A级大片赞誉道——可以看出,以希德·莱昂为首的影片主创的精心铸造,影片非常有趣,充满了许多伟大的想象力和天赋。
而因为《闷呀、闷呀、闷呀(Bore-A!Bore-A!Bore-A!)》的凶残吐槽,而将《珍珠港》的烂俗推广到全球皆知的《华盛顿邮报》,也相当赞赏希德的这部改编电影——影片有效地保留书中精彩的魔法世界的内容,同时也复制了原著中的幽默有趣的风格。
虽然对于《哈利波特》的影评中,也有注入《纽约时报》等少数打插边球,而变相给出差评的媒体。
但是比起《珍珠港》来,两者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