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我们在这地方就待不下去了。
李重楼和江东流见我今天全副武装的带了象猪,和各种奇怪的小物件后,知道我要用御灵的秘密手段捉蛐蛐了,因此都是满怀期待,幻想着能捉到一只和青头大王旗鼓相当的好虫。
路上,我要求沈康把我们带到了一处地势开阔,植被丰富,空气流动通透的地方。
听了我的要求,在沈康的一路指引下,江东流开了快两个小时的车才把我们送到了地方。
下车一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好地方,背后是一个绵延几里的大土坡,前方则是碧波万倾的玉米地,关键是浩瀚的玉米地中间还有一条绵延而去的小河。
风抬升起河水挥发的水汽和温热的空气对流产生新的强风,而这风在后面土坡的一次次阻挡下,慢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漩,搅动的整个广沃的玉米林沙沙作响。
连片的玉米林,一眼望不到尽头,很容易迷路,所以人一般是不敢轻易进去的,蛐蛐一定多,然而这种地理环境却最是适合我捕蛐蛐手段的展开。
众人沿着小河一直走到玉米林的中间位置,我让梅眉留下,其他人就近去抓蛐蛐。不是抓公蛐蛐,而是专门抓三个尾巴的母蛐蛐,越多越好。
众人虽然不知道我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还是依言行动起来。
让梅眉把象猪拴在河边的一棵树木上后,我在河边和玉米地之间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土坑,和梅眉一起把它加工成一个土灶。土灶做好后又往里面放入木炭,倒上酒精,点上火。
乘着木炭引燃的功夫,我们又砍断了河岸边的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搭在河面上,好让对岸玉米地的蛐蛐能顺利渡河。
忙完这一切后,李重楼他们也回来。我拿出一个用棕榈心编制的笼子,让他们把各自抓到的母蛐蛐都放到里面。
大概数了一下,四个人一共抓了快两百只母蛐蛐,应该够了,提篮大小的笼子里看着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活蹦乱跳的母蛐蛐。
这时木炭也被引燃了,这是上好的白炭,不会起一点的烟。拿出一个乘菜的大瓷盘搁在火炭上后,我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装着竹蜜的木盒。
在竹海里找到的竹蜜都在这儿了,总共只有鱼丸大小。我分开一半竹蜜放在了磁盘上,看着竹蜜在滚烫的磁盘里快速融化,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又怕量少作用有限,达不到效果,我一狠心又将剩下的半块竹蜜也放进了瓷盘。
在磁盘的正上方,用树枝搭上一个架子后,将装满母蛐蛐的笼子放在了上面,高度恰到好处,母蛐蛐们即不会被靠着,又能最大限度的吸取到竹蜜的香味。
融化的竹蜜,挥发出的香味分子飘散到空中,挂在上方的母蛐蛐首当其冲,一个个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整齐划一的疯狂鸣叫起来。
醉人的竹蜜香气和悦耳的蛐蛐鸣叫声在回旋气流的卷动下,扩散到了广沃玉米林的每一个地方。
看着一切准备就绪,我叫上众人准备离开,远远的就等着蛐蛐自投罗网了。
象猪早在我拿出竹蜜的第一时间就疯了,拉直了绳子拼命的哼叫着,想冲过吃掉竹蜜。
象猪离着竹蜜就一米来远,可就是吃不着,馋的口水流了一地,梅眉本想带走象猪,被我制止了。
在离陷阱几百米的地方我们停下了脚步,静静的等候起来。慢慢的成群结队的蛐蛐开始从我们身边跳过,就像朝圣一样寻找香味和叫声向前面蹦去。
一直等到后半夜,看着身边已经没有蛐蛐再向前跳去时,我让大头拿出一张细密的大撒网,准备去收蛐蛐了。
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手电一照之下我们震惊的发现,以我们防置竹蜜和母蛐蛐的地方为中心,方圆百米以内,全部是黑压压的蛐蛐,简直就是一片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