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张浪点头而赞,道人若有所思。
田丰继续说道:“只要有吃的,有穿的,只有能活得下去,老百姓就不造反。老百姓不造反,秦始皇再暴戾,赵高再乱政,秦朝也不会灭亡!可是老百姓为什么没有吃的?是因为土地兼并!是谁在兼并土地?世家大族!当土地都兼并到世家大族手中,百姓就没有田地耕种,可人口还在暴涨。原本一亩地要养活一个人,后来一亩地要养活三个乃至十个人。百姓没有吃的,就必须起来造反。战争一起就要死人,而一些世家大族也因此被推翻、消灭。人口少了,土地回到老百姓手中,国家也就平静了。汉高祖也就趁机取代了秦始皇和项羽!”
道人沉默半晌,他没想到,国家动乱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世家大族!他问道:“那怎么才能抑制土地兼并呢?”
“现在不可能了!”
张浪笑道:“大汉已病入膏肓了!若想拯救它,唯一的途径是破而后立!眼下汉室之余威尤在,忠于汉室的贤臣猛将多不计数,可惜圣上没这魄力,现在也许没什么,可是要是有人像陈胜吴广那样起兵,汉室将威严扫地,若圣上还在尤好,可圣上一旦驾崩,再加上有可能发生的皇室争储、帝位不明之事的话,大汉必定分崩离析。那时候,就需要一个英雄横扫天下,届时也是收拾世家大族的好时机。”
田丰深深的看了张浪一眼,沉吟良久才颇有感慨的说道:“张太守智勇双全,不会不知祸从口出之理,然初次相见,却依旧坦然至真,与将生家性命交予吾等一无二致,如此信任田丰深为感激。实不相瞒,田丰对大汉亦失望透顶,你我尽皆预言乱世将至,那么我就问的再仔细一些,这天下如何乱起?乱世始于何人何地?”
这番话可谓大逆不道,不过却是大实话,有远见的能才之辈必然都能看出这一点,田丰出身寒门,如今君昧臣佞,报国无门,对他来说,若真要天下大乱,必然寻找明主投之,至于汉王朝亡与不亡,那倒是其次了。这个张浪看来也不是什么忠臣,他也不怕什么祸从口出。
张浪从田丰口中听出了一丝丝的松动,心中顿时狂喜,但他也知道这几个问题也是田丰对自己的考核之一,如何回答,尤为关键,好在他有过与蔡邕的对话,也不是太担心。他拱手道:“先生不出门,却知天下事,当知同郡之张角吧?”
田丰哈哈一笑,道:“太平道教主张角乃同郡之人,他信徒百万,不少官吏推崇备至。吾又如何不知?”
“张角若反,朝廷当如何?”
“重兵剿之!”
“先生以为结果如何?”
“张角必败!可是,张角为何会反?纵有信徒百万,又如何?均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与正规军队相比,简直不堪一击。”
“先生设身处想想,若有八州民心,有百万之众听命,先生就没别的心思?就算张角无称帝之心,难保部属无出将入相之志,时至今日,太平道的谋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世家羽翼已丰,野心膨胀已极,再加上皇帝无道,他们早就蠢蠢欲动,早就不满足现今之地位,所缺者无非是一个借口,而有百万之众信徒的太平道是他们最大的借口。张角若反,八州响应,半壁江山将会战火连天,天子在兵员不足之下,若要迅速剿灭,自然会有人建议他放军权于天下,于是各大世家趁势而起,据一方而观天下,张角一败,圣上一旦驾崩,就是群雄并起的日子了。汝南袁氏乃天下世家之首,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数代以来,门生故吏早已遍布天下,大汉十三州刺史与各郡之太守多半与袁氏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前年袁氏尚与清流、宦官争夺各地官职,而去年至今却毫不动静?何也?局已布成矣,若我所料不差,袁氏必将买通太平道某一重要人士,于明年举报太平道有谋反之心,朝廷本就畏惧太平道之势,有此借口还能无视于衷么?”张浪这话说得田丰频频点头,道人坐立不安。指着道人,田丰问:“太守可知他是谁?”
“张浪,见过太平道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