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摇了摇头:“转过年,老夫再上疏陈说一番罢。”
说完了话,杨溥伸手从桌上抓起一封奏疏,打开看了一眼,一双眉毛当即就竖了起来:“若是此事也是此子的手笔,老夫倒是仿佛看见了勉仁复生,性和,你且来看看这封奏疏。”
“勉仁复生”四个字,着实是太过沉重了些,勉仁是杨荣的字,杨荣活过来,想想就觉得很美。
三杨内阁之中,若是论起决断来,杨溥和杨士奇两个人加起来,大概都比不过杨荣一个人,放在现在这个内阁里面,一个杨荣基本能把整个内阁吊起来打,如果杨荣活过来,没有了王振这个圣眷隆重的怪物掣肘,基本上就没有司礼监什么事儿了,那帮阉人都可以发配到中都凤阳看守皇陵去了。
所以被杨溥点了名的马愉,带着一脸的疑惑接过了奏疏,上上下下扫了一遍,脸上就露出了愕然的神色,稍稍一顿,又仔仔细细地再读了两遍,这才将奏疏传给了下首的曹鼐,脸色很是凝重:“诚如老师所说,若此事也是此子的手笔,便真是仿佛先太师文敏复生了一般!”
奏疏是丰城侯李贤写的,言辞恳切,诉说闽北盗贼蜂拥的现实,顺带着说了说自己忠心耿耿的现实。
“赖陛下天威,臣虽有胜绩,斩首逾千,然矿贼蜂拥,流民啸聚,除之难尽,臣夙夜忧叹,不敢懈怠,然年老力衰,又染风寒,恐难以为继。老臣身许国家,虽百死不足惜,只恐误了军国大事,使矿贼成势……
“臣近日听闻,浙南倭寇已大多剿灭,便是倭寇啸聚之地如台州府,秋收之时,倭寇亦未敢现身劫掠,浙江备倭都司总兵李信之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老臣斗胆,奏请陛下遣李信南下,代臣之职,总剿匪之事……”
言辞切切,很是突出了一个老侯爷的忠心,也侧面反映了闽北矿贼的狡诈,最后落笔处,则突出了李信的能力。
这封奏疏的逻辑上毫无漏洞可言,但就像士林清议吹捧焦宏焦克明一样,事实摆错了,浙江南部剿倭得力的原因不是什么李信给力,而是因为杨尚荆。
可是奏疏里面杨尚荆这个名字根本就没提,不知道前因后果的,可能不会觉得怎么样,但是全程围观了杨尚荆装逼的内阁大佬们,哪一个心里不是门清?
这特么又是一招妙棋。
李信这个备倭总兵,哪怕因为备倭都司被裁撤,丢了总兵的头衔,依旧在杭州府为所欲为,杨尚荆想要把自己的触手彻底伸进浙北,不说付出什么天大的代价吧,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李信这个被他坑了的人会答应么?
当然……不会!
所以杨尚荆直接沟通了丰城侯李贤,让李贤从闽北那个大泥潭里面抽身出来,直接把李信坑进去,这样他想要往浙江北部发展实力,谁还敢给他小脸子看不成?
要知道,李信只是“暂代闽北剿贼之职”,浙江都司……是没有人和他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