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的路程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行军纵队每增加一个师,行军时间就增加一个半时辰,每个行军纵队可以增加三个师,也就是八个师。
然而,‘行军六十里一个师需要五个时辰’、‘行军纵队每增加一个师,行军时间就增加一个半时辰’,这只是大司马府作战司编制的《各军种军官参谋事务指南》中,对平原地带乙等道理的计算结果,只适合商邑到上洛段,完全不适合上洛到蓝田段。
以作战司的现场勘查,上洛到蓝田段只是丁等路况,一个楚军师走完六十里的行军时间就接近十个时辰,而行军纵队每增加一个师,行军时间就要增加两个半时辰。如果不冒险玩分进合击的话,纵队长度最多不超过三个师。
这实际也是这场行军赛跑中不利于楚军的一个因素。秦军行走的多是平坦地带,可以分成十几个、乃至二十几个行军纵队,楚军受制于地形,军队很难摆开。
弃舟登陆,当然可以让一部分师旅先走,但因为人数太少,他们出蓝田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会让秦军各个击破。他们即便先行,也还是要在秦岭南面等待后续部队,然后以分进合击的方式、或者通过削减里程增加行军纵队的方式通过秦岭。
弃舟登陆的价值只在于减少翻越秦岭所花费的时间。不过熊荆很担心按捺不住的楚军将率会擅自进攻蓝田,先于主力与秦军交战。胜了固然是好事,可万一败了,那就不是好事了。
“炮兵日行几里?”熊荆开口问道。
“禀大王,若有豆麦藁草,一日可行八十里。”庄无地闻言一惊,他猜到熊荆想干什么。“然,此非收粟之时,秦人又不种冬麦,青黄未接,人尚且无食,何况是马。再则以椒喂马,必要炒至半熟,不然于马不利……”
“难道秦人仓禀中无有椒粟刍藁?”熊荆不死心的问。炮兵的速度也制约着全军的速度,他在想炮兵能不能也弃舟就陆,不等工兵清理水道。
“禀大王,上午便有讯报,言秦人正在焚烧仓禀,以绝我军就食之望。”淖信提醒道。
“那我军辎重输运呢?”熊荆不悦淖信的提醒:“上洛至咸阳三百里,三百里需靠四轮重车输运,这些重车何在?”
上洛到蓝田的这一段官道,知彼司实测过摩擦系数,四马挽曳的输运重车只能装载一吨,日损耗率增为4%,而非此前估计的2.7%。于是每日到达的马车从此前的六百八十四辆增加到八百三十三辆。这是每日,来回六百里,每日行六十里就是十日,一共需马车八千三百三十三辆,实际筹备的数量超过一万辆。
如果这些马车、马匹都在竹林关,哪怕只有一部分在竹林关,楚军炮兵也能靠这些马车陆行到蓝田。但让他失望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答话。
“禀大王,马车、马车……”庄无地见熊荆最后瞪着自己,很是急促的开口。
“在荆紫关?”熊荆又问了一遍。见庄无地张着嘴还是说不出话,只好问道:“在商密?”
商密是丹水和淅水交汇,到荆紫关有一百多里。没想到熊荆这话问出,庄无地还是没有回答。他于是又问:“难道在临品?”
“禀大王,马车、马匹尚在临品阴地之间。”淖信终于答道。
“为何如此之远?鄂焯何在?!”熊荆显得恼怒。虽然按照原定计划,马车的滞后并不致命,可马车明明编制在前军身后,怎么会在五百里外?不过一会他又冷静了下来——在战争中一切都很简单,可是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也是困难的。
“此事先且记下,输运司日后务必要对不佞解释为何马车尚在五百里之外!”他并没有因为简单的事情也很困难而放弃追究这个问题,而是要输运司日后汇报原因。
“唯。”庄无地已经是满天是汗,这也是他的责任。他应该早一些发现马车滞后一事。
“秦人设备,秦军驰援……”各方面的讯报都汇集到熊荆这里,他当然知道时间就是胜利,但楚军后勤被阻塞的水道卡着,使得他不能全速往前,要在这里苦苦等待。
五天、六天、最多七天。李信率领的秦军就会抵达蓝田。真要等工兵疏通水道,那时间就来不及了。
“大王,臣以为我军可先行也,若蓝田好拔,那便拔下蓝田。若是蓝田不好拔,那便以待炮卒。”斗常最后才说话。“随师不用火炮,亦能夺下菟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