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师旅要上战场,熊荆心里是不放心的。秦军将巴人、蜀人当炮灰用,对旧郢的楚人何曾不是如此?军队是最讲资历的地方,秦军可以冒然任命投秦的六国人士为将军,但绝不可能冒然将六国人士任命为百将、为军侯、为军校、为军尉。
秦军统率五十人的屯长到统率万人的军尉,相当于楚军统率四十五人的两长到统率六、七千人的师长,这些军官加上参谋人员便是军队的支柱。至于上面是谁为将、下面是谁为卒,并不重要。只要为将者不命令大军跳河,为卒者不弱不禁风即可。
旧郢南阳的秦军就是这种情况,屯长以上一直到军尉全是旧黥首。旧黔首分两种,一种是关中旧黔首,即老秦人,还有一种是三晋旧黔首,即曾经的韩人、魏人和赵人。秦军军官如何编排分配知彼司只知冰山一角,就已知的情况看,三晋旧黔首比关中旧黔首凶恶。这点曾让熊荆困惑不解,可想到日军下属的韩裔部队和美军的第442步兵团,也就释然了。
楚军复郢,竟陵一战大败秦军,旧黔首军官非死即亡,誉士虽然填补了进去,可显然不够,军校中一些参谋学员和后勤学员又填补了进去,这才勉强搭起了军队的架子。竟陵城外,熊荆巡视的霄安师便是这样一支楚骨秦体的军队。
所谓霄安师,是指霄县和安陆县合并而成的正规师。安陆县在涢水下游,霄县与安陆县接壤,在安陆县西南,县治为霄城。先君武王之父熊坎葬于霄,是称霄敖(前763-758在位),守陵之邑称为霄邑。秦人统治后改霄为销,立之为县,是为销县。传说后来三国魏国屯兵与此,兵士掘土惊现城池,曹操闻言大笑,又名之笑城。
后世的事情熊荆不知,他清楚的霄县是秦人设立的县,复郢后取消秦制郡县,可行政区域延用秦制。霄与安陆临近,因此合并成师,便于训练。数日前受大司马府军令,霄安师北上方城集结,刚好路过竟陵。
“全师士卒几何?”熊荆立乘于戎车之左,眼前霄安师的士卒举矛而阵,看上去行伍严阵,士卒精壮。师长斗矢立于车右,与熊荆隔着御手。
“禀大王,全师计五千一百三十六人,矛卒三千六百人,未有弓卒、骑卒。”斗矢报出准确的数字,也说出了人数少于正常师旅的原因。
“誉士几何?”尽管早就知道新编师旅没有弓卒和骑卒,熊荆仍然暗暗叹了口气。
“禀大王:师中誉士三十六人。”斗矢的回答出乎熊荆意料,他正要问誉士这么少五千多人如何指挥时,斗矢目光有些异样,补充道:“军中又有斗氏家将一百二十余人,以为臂指。”
安陆靠近斗氏治下的唐县,复郢时斗氏留守的老弱轻易接管了安陆。霄县情况不同,然而两县士卒合为一师,斗矢做了师长,实际这个师也被斗氏控制。
斗氏控制了商於、汉中,实力一跃成为诸氏最强,正朝上妒忌的人不少。几番朝议,商於之地认为应该归斗氏,毕竟这是一个战区,不好分割。南郑盆地也应给斗氏,这也是一个战区,不好分割,但安康盆地不能给,上庸六县应该给汝水、颖水、淮水上游的老公族。
蜀地那就更不能给。大部分朝臣宁愿蜀地给巴人,让巴人在川内坐大,也不愿意斗氏再得蜀地。巴人是外人——外人坐大不老实,打就是了。斗氏是自己人,自己人遴选诸敖、朝臣十万甲士拉出来,其他人也就没了希望。不要说成为诸敖之一,说不定还要被踢出正朝。
因此朝臣们正在准备几个朝议:一氏不可二敖,即一氏一敖原则;亦不能再用剩余甲士支持他氏为敖。比如某氏有十万甲士,五万甲士可选一敖,五万甲以外的甲士即失去遴选诸敖的资格,以防小氏成为大氏的傀儡。另外,各县邑正朝之臣的数量必须确定上限,东地当以始行敖制时各县邑户籍数为准,旧郢等地则当以收复后初编甲士数为准。
两个朝议都是为了限制若敖氏的,复郢之前若敖氏有唐县、随县、息县、城阳(包括稷邑小盆地)四地,复郢后除了这四地,又增加了商於之地的上洛县和商县,南郑盆地的南郑、沮、成固、安阳四县,加上安陆,一共有十一个县地,相当于中等的郡。拉出十万甲士不太可能,待新得县邑人丁繁衍,拉出十个师完全有可能。
朝臣的朝议熊荆是乐见其成的。若敖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