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正月一过,到了仲春二月,万物萌发。
满城一夜披绿,正是五九六九,河边看柳的时节。
镶白旗区,挨着工部宝源钱局的东堂子胡同内,一溜灰瓦矮墙间,掩映着一个与胡同墙平的褐色小门。
坐北朝南的门下有一阶,阶上靠门的地方,立着一对相向的石鼓,鼓面上雕着押鱼与獬豸。
这就是太傅兼太子太傅,二等公鳌拜府。
这就是大清当朝太师的府,住的尚不如清末的国学大师,日后蔡元培,沈从文等文人就住这条胡同,丁西林住的就是鳌拜府。
这都是朝廷分配的府邸,按品级由国家福利分房,鳌拜家就是个三进的四合院,分了东西两厢。
门脸小,不是大宅门,门房都没有,元吉来的时候,是自己走到门前叫门的。
“浜浜浜!”
门簪闭着,光板大门上连个铜狮头扣环都没有,元吉只能伸手拍。
“咔咔吱。”
少时,门后透出一阵摩擦声,继而,门开了,露出了一位头戴青缎瓜帽,身着黑狗皮酱绸面老袄,脚蹬明棱千层底冲呢靴的家伙。
“…奴才纳穆福,请贝子安。”
门一开,纳穆福刚朝外看一眼就愣住了,下意识的就打袖跪下请安。
实在是元吉今天的扮相太潮了,一身石青色的四爪行蟒补服,肩披青狐端罩,头戴红宝石尖顶,帽束三眼花翎。
身后索额图,郎坦,佟国维,图尔善四个身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静立于后。
巴图,旭日干,代敏,塔斯哈按刀而立,分侍元吉左右。
一个贝子带八个护军侍卫而至,纳穆福还以为是来传旨的呢。
元吉还真是来传旨的,见应门的是鳌拜的儿子纳穆福,不由一笑:“纳穆福,怎么是你出来应门?这是正要出去?”
“是,漕粮已至,奴才正要到旗里去划钱粮。”
纳穆福见元吉态度和蔼,唠家常一样,心下不由一松,暗忖无事不登三宝殿,八成是好事,估计宫里又有什么赏赐下来,不由笑着搭起了话。
纳穆福心一放下来,顺着嘴还打趣了一句:“九爷这是复起了?”
此时只有贝子与固伦额驸戴三眼花翎,更高的贝勒与亲王反而不戴,纳穆福以为元吉的贝子爵位又回来了。
“起不起,还得看你阿玛成全不成全啊。”
元吉笑吟吟的应了一声,单手虚揽了下纳穆福,“你别忙走,皇上让我跟你阿玛说点事,你也来听一听。”
“九爷请。”
府内负责应门的下人管家此时都已至门侧,都在地上跪着,纳穆福一摆手让下人开了中门,俯身将元吉一行让了进来。
“阿玛。”
一个腰扎宽皮带,身穿坎肩儿,脑袋上顶着一团蒸烟儿的壮硕小子,带着五个同样一身无袖跤服护具的陪练,从东侧院趟了出来,笑嘻嘻的打千问安,“请九爷安。”
“达礼善练博克呢,倒是个勤的。”
元吉闻声驻足,对鳌拜的孙子达礼善赞许的点了点头,又亲热的一招手,“走,随我一起跟你玛法请安。”
“嗻。”达礼善又是利落的打了个千儿,笑嘻嘻的陪在元吉一旁,朝后走。
“我就不在中堂坐等了,咱直接后屋里去,还暖和点。”
跨入二进正屋庭前,元吉脚步不停,直接顺着侧门朝后院走。
“那是。”
陪在一旁的纳穆福凑趣,“九爷弄的那个铁炉子地暖,可热乎了,搁屋里褥子都不用盖,往年一入冬阿玛就犯腰腿寒,去岁倒是再没犯过。”
“都立春了,锅炉还烧着呢?”
元吉边走边笑,指了指身后一蹦一蹿的达礼善,“你阿玛寿高,多养养是好的,达礼善正当年,切不可贪恋暖屋。要涨力气,还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行。”
“谨遵九爷教诲。”
纳穆福与达礼善同声应道,对这个宗室里最能折腾的九爷,还是颇为敬重。
被赶出宫一路撸成空筒子,照样折腾的风生水起。时不时飞鹰走狗,不耽误照样日日练功。弓马骑射无一不精,陆水战皆通,满蒙汉藏,日本朝鲜,波斯突厥佛郎机语,无一不熟。
这种锦绣人物,在满洲都是数得着的。就是原来的那个阿玛太凶,让时下的九爷再是锥子,皇上也不敢用。除了没事南苑打个猎,西山放个鹰,也真没正经的差事可干。
“妈的,弄不好今儿个就得归位。”
雄赳赳气昂昂跟在身后的索额图,见人不察,横臂擦了下脑门,一袖的汗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