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二五章 郭伯济说服守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以说诸葛亮他对刘备还是有信心的,当然了,他对自己是更有信心。并且只有在刘备这样,比较落魄的诸侯身上,诸葛亮觉得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一身本事来。而且锦上添花确实是不如雪中送炭,这个道理他当然不会不明白。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写到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是那话,天下哪有无欲无求的人啊,所以他诸葛亮说得倒是挺好,但是他可能是那样儿的人吗?至少他能出山辅佐刘备,说白了,他确实是受到刘备的一些感动没错,是有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是诸葛亮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要实现他自己的理想,所以他是义无反顾地跟着刘备了。

    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并不怎么好。其实虽然诸葛亮其人的名声不小,但是说实话,刘备对他也绝对不是言听计从的。最开始的时候还算是不错,毕竟刘备手下没有什么谋士,所以诸葛亮自然是中流砥柱,刘备对他的依靠不少。

    可是之后呢,随着刘备的势力实力越来越大,手下的人才越来越多,并且谋士军师也不止他诸葛亮一个了,那个时候,诸葛亮对刘备来说,就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演义里面,刘备是不听众人的劝阻,还要去征讨孙权,诸葛亮是劝说了几次,结果是一边儿办法没有。

    你能说诸葛亮没有本事吗?但是他却劝说不了,阻止不了刘备,刘备是没听他的,当然了,也没听任何人的。结果那个时候,诸葛亮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必能制止主上东行”。

    这个就说明问题,至少诸葛亮劝说不住刘备的时候,法正就能劝住,而且确实,这个事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法正他真能劝说住自己主公,但是诸葛亮却不行。不过那个时候,法正早已经死了,所以没有人能再劝住刘备。刘备就一意孤行,是兵发东吴。所以其实在刘备帐下,诸葛亮并不一定就能比得上法正,至少刘备能听法正的话,但是却不一定听诸葛亮的。

    能劝住刘备。法正确实是有本事的人,但是不能说诸葛亮就没有本事。但是诸葛亮最后是劝说不住。这个因为什么。其实也有刘备不是之前那么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至少法正在这上面,其实就比诸葛亮强。

    不过最后,诸葛亮也算是实现他的一个理想了,那就是大权在握,蜀国丞相。虽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没能建大功,但是终究还是用蜀国那点微薄的力量和魏国对抗了几十年。只是他最大的理想还是没能实现,没能实现刘备的兴复汉室,灭了曹魏。当然了。魏国实力强大,确实不是诸葛亮一个人就能灭了的,加上吴国也不行。

    -----------------------------------------------------

    诸葛亮拜自己为主公,刘备心里是万分高兴。他可一直都记得司马徽的话呢,“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得一就能安天下,那么如今诸葛孔明已经加入了自己的帐下,虽然刘备没指望着他一定能帮自己安天下,但是怎么说也都能增加己方的实力不是。连司马徽和徐庶都推崇的人才,还能没有本事?刘备是绝对不相信的。

    之后几人又聊了不少,至于徐庶他是和诸葛亮相熟,也不用说太多的话,更是没有太多问的。不过刘备就不一样了,他还有不少的东西要请教诸葛亮。这个倒是没有别的意思,纯粹就是他单纯地请教。而刘备也发现了,诸葛亮懂得东西真不少,基本上你问的,他都能很好回答上来,并且把问题解决了。而刘备心里是暗自佩服,自己帐下真是多了个大才啊。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一听诸葛亮说得这么多,他是什么水平,刘备当然是很清楚。

    而他最后也不得不佩服地说道:“先生大才,备深感佩服!”

    诸葛亮则是一笑:“主公过奖了,亮不过书看得多,地方走过得多罢了!”

    在自己主公面前,诸葛亮还是比较谦虚的。其实诸葛亮肯定不是那种特别狂傲的人,但是他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骄傲,这个确实是没错的。毕竟一个真正有本事,还是有大本事的人,有几个没有自己骄傲的呢。所以,更何况是他诸葛孔明了。

    -----------------------------------------------------

    到了晚宴之时,虽然乡野之间没什么太多丰盛的东西,但是诸葛亮却也好好招待了刘备几人一番。而且村中的百姓,也给诸葛亮送来了不少东西。他们这儿的百姓确实还是非常淳朴的,知道诸葛先生这儿来了客人了,还是贵客,所以拿出了家里的好东西,让他来招待刘备他们。所以虽然是在乡野之间,但是却没少了刘备他们什么。

    刘备认为这是他四十年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了,是啊,他如今都已到是到了不惑之年,吃得香不是因为食物有多么好吃,只是因为今日他得到了“卧龙”诸葛亮诸葛孔明相助。刘备之前一直说,如鱼得水,如鱼得水,他可绝对不是随便说的。而是真有那种感觉,他觉得自己有诸葛亮出山相助,那么终究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天下的诸侯不止有曹孟德、马孟起、袁本初、孙伯符、刘景升等人,还得有自己,大汉皇叔刘玄德才行。虽然如今自己的势力实力不过都在最末,但是有了如此人才辅佐,真是何愁大事不成!

    刘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之前劝说诸葛亮的时候他并没说太多,但是之后,他是和诸葛亮谈了不少。而这期间。他是在诸葛亮面前,把自己的大志野心表达得是非常明确清楚。之后又是哭了一场,说了一堆自己要兴复汉室的话,确实是让诸葛亮觉得,自己追随他刘备刘玄德,那就是对了。

    刘备这个人,哪怕是败得再惨的时候,他也从来没说没想过要放弃。从来都是要做出一番大事出来,他才算达成自己的目的。可过了这么多年,却一直都是漂泊。寄人篱下,虽然他是没改变过他自己的理想。但是却不得不说,他的信心在减少,这个是没错的。而今日他遇到了诸葛亮,他的信心是再次重燃了起来。他相信自己,更是相信诸葛亮。

    -----------------------------------------------------

    晚上。刘备和诸葛亮真就是同榻而眠。刘备这时候就真就是这么看重诸葛亮。而且对诸葛亮是礼遇有加,绝对是把其人当成了是能让自己成就大业的这么个人才。汉高祖还有个“汉初三杰”呢,所以刘备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帐下没有人才就能如何如何,看看自己,之前没有一个谋士,结果如今落魄成什么样儿了。

    他从来没认为自己比曹操、马超他们差多少。但是事实却是,人家两人,轻轻动一下手指,就可能捏死自己。

    知道自己主公对诸葛亮是特别看重。而太史慈还有徐庶却都没什么嫉妒之心。对太史慈来说,自己追随自己主公算是最早的,所以他是特别清楚,如今自己主公如此情况,真是离不开少了一个谋士的原因。而且他也知道,这个孔明先生,那真是一个大才,所以己方有如此人才相助,他当然是欣喜非常,却没有别的什么。对他来说,主公的大业最为重要。

    至于徐庶,那就更没什么了。本来徐庶也不是什么嫉妒的人,要不他也就不带着自己主公来隆中找诸葛亮了。如今自己主公不过就新野这么个地方,还是别人的。所以他还没有那么多的事务,但是随着以后势力实力的增加,地盘扩大,肯定以后事儿也越来越多,所以不是自己能处理过来了。那么如今有了诸葛亮加入己方,不正是能分担自己不少的担子吗。

    所以徐庶也是高兴还来不及,还能想别的。其实无论是太史慈,还是说徐庶,那可都是真正为己方为自己主公着想的。而且他们其实看得也清楚,只有自己主公的势力实力增加了,那么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诸葛孔明正是能让己方增加势力实力的这么个人。

    -----------------------------------------------------

    第二日,四个人是离开了隆中,而诸葛亮临走之时还和小童说得很清楚,等以后天下平定了,自己还要再回草庐来隐居。这个可不是诸葛亮自大自狂,而是在这个时候,他确实是信心满满的。也并不是他小看天下人,这话其实也是特意说给刘备还有太史慈他们听的,仅此而已。他可没认为自己一出山,就能平定天下,那怎么可能,把天下人都置于何地了啊。

    结果四人离开隆中之时,村中的百姓是来了不少,送别诸葛亮的。要说诸葛亮给他们的村子,确实是做了不少事儿,所以百姓都感念其恩惠,特意为他送行。

    诸葛亮和乡里乡亲告别,虽然他不是隆中人,但怎么说也在这儿躬耕好几年了,所以和这儿的百姓很是熟悉。要不是自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也真是想在这儿隐居着,不过那样儿不行,自己一身本事不能埋没了,早晚都是要离开了。

    就这样儿,四人是离开了隆中,返回了新野。而刘备他来这儿的最大感慨就是,隆(笼)中岂能卧龙哉!!

    -----------------------------------------------------

    曹仁、郭淮、张郃几人,分兵北上直取安平国还有河间,然后兵进幽州。

    期间经过了巨鹿的地界,然后曹仁等人便带着大军进了安平国。一路北上,是直取经县、南宫,最后来到了安平国的信都城下。拿下了信都,那么己方大军就能继续北上到河间了。

    曹仁几人都知道,自己主公还没能夺取邺城。毕竟邺城是天下坚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而如今在安平国的信都,说实话,虽然信都不像邺城,是天下有名的坚城,但是肯定也不是之前经县、南宫那样儿的城池。毕竟作为安平国的治所,信都绝对不是其他城池那样一般般,所以曹仁几人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

    而此时在曹仁的中军大帐中。众人都在此,商讨进攻信都之事。

    对他们来说,当然也是越快越好,早日拿下安平国还有河间郡,己方就能早日兵进幽州。只要拿下幽州。那么就是完成了自己主公交给自己等人的任务了。至于说拿不下幽州,众人倒是没想太多。他们对此确实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不是他们这一支人马,还有青州夏侯兄弟的那一支人马呢,他们不相信两军合一还拿不下一个幽州。

    只听曹仁此时问道:“各位,如今我军兵临信都城下,不知各位可有何破敌良策?”

    众人说了几句,不过曹仁都没觉得太好。而这个时候郭淮则说话了,“大帅,我与信都守将张南见过几次,也许可以入城劝说其人归降我军!”

    曹仁和曹操一样。都是很看重郭淮。知道其人是个人才,所以对他是不得不重视。而如今一听郭淮说能说服其人归降己方,他眼前一亮,“伯济可有把握?”

    在曹仁看来,张郃也是冀州军出来的人,而且他在冀州军比郭淮待得时日还长,但是他都没说去说服张南其人,可是郭淮却这么说了。所以曹仁觉得,郭淮应该是有些把握,要不他也不会如此。

    果然,就听郭淮说道:“大帅,我有六成以上的把握,能说服张南其人归附我军!”

    曹仁一拍桌案,“好,此事就依伯济,今日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再去信都!”

    “诺!”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其实对他们来说,郭淮能说服其人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不用己方进攻信都,能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那确实是最好的结果。可就算是郭淮失败了,没能说服张南,那么也不要紧,反正说服不了的话,直接进攻也就是了。

    -----------------------------------------------------

    第二日,郭淮是一个人便去了信都,来见好久都没有见过面的张南。

    两人确实是认识,但是交情也没那么深,毕竟同在一个主公的帐下效力,所以自然是见过几面。要说张郃和张南见得更多,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什么说客,所以郭淮要去,自然也没人拦着他,或者代替他去信都。

    张南是亲自见了郭淮,虽然他确实和郭淮其人不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还是特意在城外把郭淮给拉进自己的府邸。

    -----------------------------------------------------

    见到张南后,郭淮笑道:“张兄,别来无恙啊?”

    张南也是一笑,“伯济,真是好久没见了,来来,快坐!”

    “张兄如今驻守信都,大权在握,没想到还能记得小弟啊!”

    张南则说道:“伯济这是什么话?张某人早年便与伯济相识,怎么可能忘却!倒是伯济你,是在兖州军帐下,不知如今如何啊?”

    不过看郭淮这样儿,张南就知道,人家混得肯定是比自己好。别看自己是驻守在信都,但是那不过就是表面的东西。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知道?之所以他袁本初能让自己驻守字这儿,那是因为实在是没有人了,所以算是“矬子里拔大个儿”,就把自己给派来了。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要不自己可不愿意当守将。说不定什么时候城破了,自己就落个身死了。

    张南不是害怕,而是他不得不害怕,他不是胆小,反正胆量肯定是不大。兖州军是名声在外,他可不认为自己就凭借几千的郡国兵,就能抵挡住人家好几万人的进攻。所以他其实想得不少,人不为自己打算的有几个,所以为了利益,他可以做出来不少的事儿。

    -----------------------------------------------------

    郭淮一笑。然后说自己还算不错,“如果张兄也能加入我军的话,相信会比小弟我更好!”

    张南一笑,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那本事和人家郭淮比。根本就比不了。他郭伯济能比之前在冀州军在袁本初面前更受重用,但是却不代表自己也行。不过所谓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