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半天劲,才上了商务车,柳亦非吐出一口气,尽管已经习惯了,还是有点害怕…
披上一件外套,问坐在前排的助理:“《九品芝麻官》多少票房了?”
“…这几天都是两亿以上的票房,我看一下,哇,已经十八亿了,今天估计又是两亿多!”
“真厉害啊!”
叹了口气,靠坐在椅子上,打开手机,准备刷微博。
“…叹什么气?”
“我听说好多人找他想演女一号,有点担心…”
“…应该不会临时换角吧,都官宣了,下个月就开机了,要不我问问陈总?”
助理也有点慌了,下意识就要拨通经纪人的电话。
“不用了,过两天微博之夜,我见到他自己问问吧!”
对了,老刘换团队了,现在的经纪人叫陈立志,董杰当年的经纪助理,也是他炮制了潘月明烂赌、性*无能等猛料——记者出身,文笔就是好!
……
12月28号晚,八点整,一直没有露面的戴景华在自己的微博写道:“这个时代,历史责任感这个名词显得矫情非常,人心被金钱腐蚀的程度,从前些日子的疯牛股市可见一斑。不是说追求财富完全不对,人总是物质的,可一味偏执追求那就是扭曲的人格了,毕竟一百年后都是“ ashes to ashes, and dust to dust”。什么东西才是能够战胜时间的,你们自己去想吧…”
虽然没有正面回应小白的质疑,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时代的失望!
戴景华最让人反感的就是经常用一种权威的语气说什么‘我百分之百肯定,电影死了。不要告诉我电影是无限可能的艺术,所有艺术存在的前提是限定自身。一旦限定被打破,意味着此种艺术的死亡。’
或者‘电影正变成兴奋剂,越来越依赖技术、远离文化’
她是典型的文艺电影簇拥者!
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那是这个时代错了吗?
“电影工业从来都是商业为王,票房为先。大力发展商业类型片,才是中国电影强盛根本。”
“电影首先是给大众看的商业产品,从来不是给那些一帧一帧分析剧情和演技的影评家看的。从来都是我们广大观众的真金白银撑起的电影市场,而不是那些故作高深的影评家!艺术电影永远只能是点缀,如果把拍这种东西当发展方向,那就是重蹈90年代时一边连拿国际影展大奖,一边被香港商业片打得一败涂地,各大院线几乎死透的覆辙。记住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
“还有,你们可以鼓励文艺电影,我也有喜欢的文艺电影,但是代表中国电影方向的永远只能是商业片!”
“专家们继续高谈阔论,工人农民继续辛勤劳作,环卫工人还在扫地,下水道也依旧需要定时清理以免出现堵塞…而在很多不知名的角落,护卫者们用着各种人道不人道的手段维护着整个国家的利益…”
小白连续发了四条微博,也没有@任何人。
有点烦了,指望自己几句话就能更改一个专家几十年来的偏见,不太可能!
现实不是电影,《盗墓笔记》里,鹿含可以几句话就让一位六十几岁的资深盗墓贼幡然醒悟,他可没那本事。
算了,他走自己的路,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不用在乎什么电影大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