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下的官员,余下各州郡官吏均有封赏,大多予以升迁提拔,剩下的一部分即便没有升迁,也得到了财帛赏赐。
随着李利登基称帝,麾下所有文武官员随之水涨船高。其中,文官的升迁相对平稳,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明显。相比之下,此次武将得到的封赏真正算得上是跳跃式升迁,尤其是各营主将或久经沙场的悍将,赏赐之丰厚前所未有,官升三级者不在少数,拜将封侯的将领更是多达数百人,且大多数最早跟随李利征战的那批中低层将领。或许这就是他们竭力拥护李利登基的根本原因所在,完美诠释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真谛。
值得提的是,此次封赏中涌现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如郭淮、郝昭、孙礼、张翼、王平等三十余名年轻将领。与军中宿将和老将们相比,他们没有显赫的战绩,也没有独领一营人马,但是他们能从数以千计的将领之中脱颖而出,足见他们才能不凡。已然成为晋国百万大军的中坚力量,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取代一众老将的位置。后来居上,独当一面。
在封赏文武百官的同时。李利名下的十余位妻妾也得到了应得的赏赐。正室李欣进位皇后,继续执掌内府,蔡琰、董婉、任红昌、陈钰和滇无瑕等五位妻室进位贵妃,余下十余位妾室同样进位为妃。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整个内府除了一位皇后之外,其他姐妹全是妃子,地位相差无几。并且,皇后和嫔妃们仍然住在一起,仍以姐妹相称。没有另设宫殿,没有厚此薄彼;开支用度上一如既往的平等分配,统一由李欣居中分配,甄氏张霭掌管内府名下所有产业,供应内府日常用度。
这是因为她们都有子女,按照惯例都应该有相应的名分,加之她们长期住在一起,感情深厚,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而李利对待她们历来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无形中让她们知道,自家男人对内府争斗深恶痛绝,这就促使她们收起不该有的心思。必须与姐妹们和睦相处。
更重要的是,李利登基之前就对她们说过,自己的儿子都在一起学习成长。长大成人之后都必须进入军队或下放郡县历练,全凭自身的努力获取功名。想要得到王爵或继承帝位就必须积攒足够的功绩,早日独当一面。进而率军远征或随军征战。
在这一点上,李利的态度极其坚决,毋庸置疑,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儿子,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继承人。眼下他的长子李昊已有十一岁,余下几个儿子与李昊一般大,十几个儿子之中最小的现年也有五岁,而李利如今只有二十九岁。因此他有大把时间培养儿子,只要挤出一些空闲,就能亲自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即使这样,等到他们长大之后,李利仍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可以亲手挑选继承人,继而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他稍加留心,一旦发现内斗的苗头,他就能及时出手制止,从而妥善安置,善加引导,不至于兄弟相残,如此就能杜绝宫廷内斗。
正是因为子女众多,李利才会决定,即使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了,也不用赐封他们爵位。让他们之间不会过早的产生地位差异,不要人为的给他们设置障碍、增加矛盾,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安安心心、和和睦睦的一起长大,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功名,从而决定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地位。这是李利的执念,也是坚若磐石的信念。既然养育了这些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就要教育好他们,绝对不能发生兄弟相残之事,否则他李利的人生就是残缺的,就是一个失败者。
封赏群臣之后,就是盛大的阅兵仪式。
这是此次登基大典的重头戏。为了确保阅兵万无一失,李利早在半个月前便抽调桓飞帐下飞熊营、许褚帐下青龙营、高顺帐下陷阵营、甘宁帐下锦帆营和驻扎在豫州的武威营等五营兵马入京,与拱卫京畿的典韦帐下虎贲营组成六支三军齐备的阅兵队伍。经过半个月的集训之后,重新更换装备的六支兵马进入皇家校场,向十四个番外使团和两大诸侯国使团展现军威。战骑冲锋、步军演阵、水军驰射,三军队伍如臂使指,威武雄壮,每一支队伍的出现都让前来观礼的使团见之色变,深深为之动容,震惊不已。
建国之后的第三个月,随着晋帝李利颁布了一道震惊天下的诏令,由此拉开了三国大战的序幕。
——————未完待续————————————————(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衷心感谢:流天泪心龙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