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辽东陈克复叛乱,这些部族也一样会站在大隋这一边。对于杨广来说,他不需要那些部族兵马,他需要的只是这些部族不会站到陈克复的一边即可。而且他还相信,只有朝廷大军一到,辽东还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朝廷的这一边。到时他就能兵不血刃的平定辽东之乱。不会妨碍到朝廷正策划的征突厥之战。
“诸位爱卿,朕是天子,朝廷军队是王师。陈克复不过是乱臣贼子,他在辽东如果起兵不过是叛乱,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大军东进,是为讨逆,名正言顺。到时大军一到,定然会有心怀朝廷的辽东百姓内应大军。”
殿中的文臣们都是以笏击掌,交口称赞。对于这些文臣来说,这样的文式最符合他们的观念了。不过殿中武将却大多皱眉,武将都是沙场征战,不讲空洞的政治战略,讲的更多的是战术。对于武将们来说,要打辽东自然是多发兵,辽东有兵近三十万,朝廷不说发兵四十万五十万,最少也得发个三十万兵。而且最后是主动出击,直接将辽东打服。但是皇帝已经发话,众将虽然心中有意见,却也没有人肯再出列反对。
杨广转身走回墀台龙椅之上落坐,“传朕旨意,即刻发兵辽东,各军将士即刻出发。”
“臣等遵旨!”大臣们行礼拜退。
李渊跟着诸臣退出两仪殿,一路上忧心忡忡,皇帝今日居然对他没有半点安排。即不免除他的官职,也不安排他任务,就这样理也没再理就让他出来了。这让他心头沉重,越是这样,他越觉不安。
出了宫,李渊片刻没有停留,马上赶回府中,赶到府中之时,时间不过辰时三刻。
一下马车,却发现府门前已经集结了一支队伍。建成、世民、元吉,还有李道宗、李道玄、李孝恭等子侄和史万宝、柴绍等三个儿子结交的朋友都在。几十个年轻人都是身着铠甲,背弓携刀,手握长槊,一旁的战马也都正在备着鞍马。除了他们,后面还有大约一两百的各自家丁,也是一身武装,夹枪带刀,正装备着战马。
“大郎、二郎、三郎,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李渊脸上都变了一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自己的儿子子侄却聚集宾客朋友,着铠备马,这让李渊有些惊惶不定。在京都之中,而且还是在女婿刚刚叛逃的时候,这样的动作一不小心可就会引来灭族之祸的。
李世民一看到父亲过来,忙走了过去,“父亲,孩儿和大哥等商议过了。城门打开到现在不过一个时辰多点,如果现在追还能追的上。只要抓到陈克复,那么我李家自然也就和陈克复的叛乱扯清了关系。”
“胡闹,这事陛下和朝廷自有主张,这个时候哪轮的到你们来自作主张。快把这些铠甲武器放回去,好好呆在家中,这些天哪也不要去。”李渊喝斥道。
李世民将父亲拉到一边,轻声道,“父亲,孩儿此去其实是想将姐姐接回来。姐姐也是我们一家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她被陈克复带走。只要将姐姐接回来,让她和陈克复和离。一来也保全了姐姐,二来姐姐回来后,我们也就彻底和陈克复扯清了关系,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的脑中却又浮现出长孙无垢的样子,特别是那日小院中见到她在秋千上读书时的那副专注的美丽样子,更是早印在了脑中。
李渊叹息一声,“苦了三娘这孩子了,原本以为给她找了个好夫君,哪曾想到刚成亲第一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算将他接回来,她这辈子也完了。哎,你们去吧,为父有些累了,要回房歇息。记住,追的到就追,追不到就算了。这都是三娘的命,陈克复能从京都逃脱,也是不简单,且他身边精兵悍将不少,你们注意自己的安全。记住,将你姐姐接回来即可,不要与陈克复硬拼。风水轮流转,谁知道明日又会如何,凡事不要做绝,留一线才好。”
李世民咬咬牙,一狠心道,“父亲放心吧,孩儿不会有事的。这次陈克复绝不可能活着回到辽东的,现在京都不但禁军、府兵都已经派兵出城追击,而且各贵族世家门阀也都已经派出了家将家丁去追击,就连东都的游侠混混也都出城追击去了。孩儿一定会在其它人之前,将三姐带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