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她是公主,皇位轮不到她来坐,她便只能扶植一个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与李复书的感情深厚,她若是想要废太子,立四皇子为太子,就必须要有大臣们的支持。

    但若是尹国公把她收受贿赂的事情爆出来,让皇帝知道她撒了谎,对她心生不满,恐怕她这些年来凭借皇帝的信任而在朝臣们当中积累的威望就要损失殆尽了。

    她与李复书争权,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若是再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爱重,还有几个人会站在她这边呢?

    而且如今李复书监国,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们就已经偏向他了,若是再爆出她与尹国公案有关,恐怕朝中的那些顽固派也要对她口诛笔伐了。

    若是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她还怎么与李复书争权呢?

    好在她经营多年,在京都势力庞大,在尹国公到来之前,她尽可以做些准备。

    不日,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

    在李复书的督促下,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法司迅速组织了会审。

    应李复书的要求,他们在会审的时候着重盘问了尹国公,康宁公主与此案的关联。

    若是以前,他们恐怕不会因为李复书一句话而得罪康宁公主。

    因为康宁公主之前四处联络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们,或明或暗地都表示过李复书应该把太子之位让给四皇子,并且让他们支持四皇子做太子。

    由于康宁公主是皇帝的亲近之人,许多人便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

    但是现在,皇帝让李复书监国,这便意味着在皇帝心目中,他根本没有想过用四皇子取代李复书做太子的想法。

    改立太子的谣言,不攻自破。

    可尹国公的嘴却严得很,无论审讯的人如何威吓,他硬是半句话没有说康宁公主的不是。

    由于当初姜无谄揭发这件事情的时候,皇帝还没有让李复书监国。

    而且他当时对康宁公主的态度,让去罗州调查尹国公案的人明白,绝不可以把康宁公主牵涉其中,不然恐怕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所以如今李复书手中,根本没有康宁公主收受贿赂的证据。

    判案之人也只能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尹国公的头上。

    尹国公案震惊朝野,举国瞩目,会审的官员们加班加点审理此案,很快有了结果。

    尹国公在罗州肆意欺凌百姓,勒索财产,恶意兼并土地,任情生杀二十余人,情节极为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判处尹国公抄家问斩,世袭的国公爵位降为县公,并由没有参与此案的旁支继承。

    虽然这次尹国公的案件没能把康宁公主怎么样,却极大地削弱了康宁公主的势力和威望。

    李复书对这个结果是比较满意了。

    只是赵学尔却仍然没有放过这件事情。

    她与李复书道:“如今皇室宗亲、王公伯爵等受封爵位者,都是私自派人征收封户租调,可派下去的征封使者却经常烦扰地方州县官吏和黎民百姓。就像这次尹国公的案子,便可以看出受封爵位者私自征调封户租调的危害性。我有时会想,若是由朝廷专门派人统一征收租调,受封爵位者再从朝廷领取租调,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皇帝会赐予皇室宗亲、王公伯爵等受封爵位者封地。

    封地的大小通常根据爵位的高低来定,有时候也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来定。

    而封户就是封地上的平民百姓,当他们充当封户之日起,便不用再向朝廷缴纳赋税,而是向受封爵位者上交租调。

    但其实南唐实行郡县制,受封爵位者在封地并无统治权力。

    只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租调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

    通常受封爵位者会根据年成把租调定在合理的范围,既能让封户生存和生活,又能保证他们有不错的收入。

    李复书面露难色:“可封户租调的多少向来是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若是朝廷统一来做这件事,增加人力物力不说,恐怕受封爵位者也不会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朝廷替他们征收租调,岂不是省了许多事情?”

    赵学尔不解。

    李复书道:“若是朝廷说要替他们征收租调,他们会觉得这是朝廷收回封地的借口,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受封爵位者的集体反抗。”

    赵学尔道:“受封爵位者本来就没有统治封地的权力,只不过是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既然如此,朝廷征收和他们自己征收有什么不同?”

    李复书笑道:“这就好比你家的田产,只要能从管家那里拿到不过的收入,平日里你可能看都不会去一眼。可一旦有人说你家的田产我替接手了,其他的你不用管,只要等着我每年给你些银钱就行了,你能同意?”

    赵学尔皱眉,显然并不认同他的说法。

    “这如何能放在一起比较?皇上虽然将封地赐给了受封爵位者,但实际上封户仍然是平民,他们不是受封爵位者的奴仆,也不是受封爵位者的私人财产,他们不过是把应该上缴给朝廷的赋税,以租调的形式给了受封爵位者。唯一的区别就是赋税是朝廷和官府定的,而租调是受封爵位者定的。而且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如何能够与田产那些死物比较?”

    李复书想了想,虽然知道赵学尔说得有理,却还是不能这么做。

    “你也说了,封户不再向朝廷缴纳税收,而是向受封爵位者缴纳租调,朝廷实在是没有名义插手受封爵位者和封户之间的事情。”

    “怎么没有名义?

    赵学尔激动地道:“朝廷虽然让封户向受封爵位者缴纳税收,可他们仍然是南唐的子民,而不是受封爵位者的子民。若是受封爵位者优待封户,那他们便没有什么好不同意的。若是受封爵位者苛待封户,这些封户亦是南唐的子民,殿下又怎么能忍心看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管呢?”

    李复书看着全心全意为民请命的赵学尔,心中再次为她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

    但是他却真的不能管这件事情,至少现在不能管。

    就像赵学尔说的,封户也是南唐的子民,朝廷若是想管,自然可以管。

    只是一旦由他提出来,利益受损的王亲贵族们必然要站出来反对他。

    虽然他在与康宁公主的斗争中暂时取得了胜利,可只要他还没有坐上那个位子,便不能掉以轻心。

    他实在不能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冒险。

    只是他的心思在赵学尔面前显得那么卑鄙,他几次把话溜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他实在不愿意把这样的话说给赵学尔听。

    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