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三章 战事(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重新恢复往日荣宠的机会。

    只是旦西率领五万大军侵扰南唐边境,自有守边大将军方蒋率领安南军应对,即使南唐打了胜仗,也是方蒋的功劳,与朱绍无关。

    所以朱府若是想趁此机会翻身,还需要想办法捞点功劳才行。

    打仗的事情自然轮不到他去操心,那么他便只能在和谈上下功夫了。

    谁知李复书却立马拒绝了他:“不行!你年事已高,又患了风湿,怎么经得起舟马劳顿和南方的湿热天气?”

    朱志行不但不求他召回朱绍这唯一的嫡子,一把年纪了竟然还要去战争前线与幽台国和谈,实在让李复书感动不已。

    但朱志行当年为了替他争取监国的机会被外放罗州,患了腿疾,经不得车马劳顿,更受不得南方的湿热天气。

    这也是为什么朱绍夜访良王府这么大的事情,李复书却没有贬黜朱家父子,而只是明升暗降地把他们调离了京都权力中心的原因。

    因为他心中一直对朱志行心怀愧疚。

    纵然他对朱绍夜访良王府之事十分不满,却仍然给朱府保留了表面上的尊荣。

    所以,为了朱志行的身体着想,李复书势必不会同意让朱志行去和谈。

    朱志行急道:“臣的腿疾早就好了,定然能够不负陛下所托,办好与幽台国的和谈之事。”

    他外放罗州之时,不适应罗州潮湿的天气,确实得了风湿。

    但他在罗州只不过呆了半年,期间又做了防护措施,并且还请了大夫替他护理,他的风湿之症根本不严重。

    而且他回京都已经这么长的时间了,风湿之症早就好了。

    他之所以会在李复书跟前夸大他的病症,是因为李复书当年想让他主理土地兼并案。

    有能力兼并土地之人都是非富即贵,其中不乏皇室宗亲和公卿大臣,实在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他不想接这个差事,又不好直接说他不想干,所以才以腿疾为借口推脱。

    却不想此时竟然成了李复书阻拦他与幽台国和谈的理由。

    李复书却以为朱志行是因为担忧边境的战事,才故意说自己腿疾好了,劝慰他道:“朝中多得是贤能之臣,哪个不能去?朱公实在不必再为和谈之事费心。”

    朱志行还要再劝,李复书抬手止住他道:“好了,我意已决,你不必再说。”

    好不容易等来一个让朱府翻身的机会,他还不能去,朱志行眼中难掩失落。

    他实在没有想到,当初为了推脱主理土地兼并案而编出来的谎言,如今竟然会成了朱府翻身最大的阻碍。

    早知如此,他编个什么借口不行呢?

    为什么一定要说他有腿疾呢?

    朱志行此时心中后悔不已。

    李复书见朱志行情绪低落,心想他执意要去与幽台国和谈,公心之外,恐怕也难免是因为担忧朱绍的安危。

    所以他十分体贴地道:“若是朱公担忧朱刺史的安危,我这就召他回京都,好让你与朱夫人放心。”

    朱倩求他调朱绍回京都的时候,他心中满是愤怒,只觉得当初给朱府的处罚实在太轻。

    但朱志行一大把年纪,还有病在身,却不顾自己的安危要去战争前线,他心中实在敬服不已。

    他不忍心朱志行这样的功臣为了儿子的性命而提心挂胆,此时便心甘情愿地主动说出要把朱绍给召回京都。

    只是,依朱志行的脾气,恐怕他是不会同意的。

    果然,朱志行立马拒绝道:“万万不可!边关起了战事,绍儿身为刺史,当率领薛州臣民全力御敌,怎可独自逃跑?而且如今战事刚起,皇上就急着把绍儿调回京都,势必会动摇军心和民心,于战事不利。”

    他已经不能去边关捞功劳了,若是再在战时把朱绍调回京都,就算是李复书主动提出来的,恐怕朱绍的前程也会毁了,而朱府这辈子怕是都翻不了身了。

    李复书不知朱志行心中所想,被他这大义凛然的模样所折服,心中钦佩不已。

    把朱志行送走后,李复书便让人去传吴自远。

    不久,吴自远奉召而来。

    李复书也不与他绕弯子,直接道:“和谈之事我想让你去。”

    和谈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波折,大动肝火的事情也必然少不了。

    所以去和谈的人必须要有极大的和谈意愿,否则一个弄不好可能就谈崩了。

    吴自远这次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和谈意愿,所以他最终选中去与幽台国和谈的人是吴自远。

    吴自远自然领命。

    李复书笑道:“就是辛苦你了,刚替朕巡视了地方,考察地方州县官吏政绩,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又要去南部边境湿热之地。”

    几个月以前,吴自远和姜无谄作为使臣代天子巡察四方,考核地方州县官吏政绩,安抚黎民百姓,举荐贤才并且平反冤案等事宜。

    吴自远前两日才刚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来得及整理向李复书汇报,如今就又要去南边湿热之地,李复书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了。

    吴自远笑道:“这是臣的本分,哪里谈得上辛苦?”

    李复书满意地点了点头,顽笑道:“你刚回京都,本想让你休息一段时日。只是如今盛夏时期,南边的天气犹如火炉一般,若是让姚相或者其他几位年纪大的尚书们去,只怕他们身体吃不消。我也是没有办法,你可不要在心里偷偷地骂我。”

    朝中官员集天下之才,而宰相们又是非朝中最贤能之人不能胜任,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每一个人李复书都宝贝得很。

    尤其是年纪大的官员们,李复书常常对其多加照拂,唯恐他们身体有恙,那都是朝廷的损失。

    这次去与幽台国和谈的人,既要有足够高的身份,又要有足够强烈的和谈意愿,还要年轻力壮扛得住南边的恶劣天气。除了吴自远,李复书一时也想不到别人了。

    李复书虽然是在说顽笑话,吴自远却体会到了他对臣子的用心,十分动容:“陛下体恤年纪大的官员们,这是为人臣子的幸运,我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埋怨陛下呢?”

    虽然他现在还年轻,但他也有老的那一天。

    李复书如今怜惜年纪大的官员们,将来等他老了,自然也会怜惜他。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