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之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的担心,但他却另有考量:“这件事情要查清楚不难,但皇上可曾想过,若是最终查明魏相确实是被冤枉的,皇上日后该如何和魏相相处?魏相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旦想到皇上仅因为一些无凭无据的流言便怀疑他,岂不令君臣生隙?”

    李复书面露为难之色:“我便是因为此事难办,所以才问你。”

    若不是顾及他与魏可宗的君臣之谊,他早就派人去彻查此事了,又何必在这里烦恼?

    姚厚德见君臣二人想到一块儿去了,很是欣慰,想了想,道:“神武太后在世的时候说这世上没有比魏相更懂礼的人,让魏相身兼尚书令和礼部尚书二职。因着这份信任和看重,无论那些人对魏相如何威逼利诱,还是骂他奴颜婢膝,毁他清誉,魏相始终尽心尽力辅佐神武太后稳定朝局,使百姓免于动乱之苦。”

    “神武太后去后,太上皇拜魏相为辅政大臣,凡事必与其商量之后才做决定,魏相旦有所说,太上皇无不听之,即使是最得圣宠的康宁公主进谗言污蔑魏相,太上皇也从来不怀疑魏相。因着这份信赖和托付,君臣上下一心,南唐才能在当年内忧外患的汹涌情势下得以保全。”

    “也正因为如此,皇上对魏相越发看重和信任,竟然让魏相身兼尚书令、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要职,这样的信任和重托可以说史无前例。而魏相也不负皇上所托,每日忙于公务,事无巨细,直至累倒在了病床上。皇上,由此可见,只要君臣一心,便能够救万民于水火,救国家于颓势,使国家繁荣昌盛,泽披四海。如此看来,这份君臣之谊岂不是太可贵了吗?如此宝贵的东西,应该悉心爱护,切不可因为一些风言风语就毁了呀。”

    若重大臣而不重御史,则恐怕大臣犯错而无人敢谏;若重御史而不重大臣,则又恐怕伤害了君臣情谊。

    姚厚德历数魏可宗与三代君主的君臣之谊,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不言而喻。

    “可姜无谄......”李复书自然明白姚厚德说得有理,只是究竟是广开言路,还是维系君臣情谊,他仍然心中犹豫。

    姚厚德道:“委大臣办大事,责小臣办小事,为治之道也。若陛下信小臣而疑大臣,委以重任而求其细过,则刀笔之吏必将顺从旨意舞文弄法,诬告成风,百般构陷其罪。姜无谄听信流言,没有查清事情的真伪便指摘当朝宰相,虽然并不见得是他本意,但皇上若是顺从其意追查深究,则无疑是给别有用心之人开了一扇迫害忠良的通天大门。”

    “这......难道朕像是那不辨忠奸不明是非的昏君,会被奸佞之人蒙蔽?”李复书不高兴地道:“被弹劾之人若有冤屈,他们在被调查之时自可陈情。”

    姚厚德道:“可往往官员们若陈述辩解,会被认为内心不伏罪;若不辩解,又会被认为犯罪属实。进退两难之下便会造成官员们为免于灾祸而欺上瞒下,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最终的结果还是皇上受蒙蔽,而百姓饱受疾苦。”

    李复书本就相信魏可宗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担心言路堵塞,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但他没想到即便他顺从姜无谄的意思彻查此事,最终还是会受蒙蔽,甚至会造成比这更严重的后果,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冒着与魏可宗生隙的风险而去追查此事呢?

    李复书心中兀自揣度许久,已然有了盘算:“魏相忠心耿耿,劳苦功高,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说他以权谋私,纵容族人作恶,我也是不信的。只是这件事情终究是他治家不严,没有管理好族人引起,朕可以不深究,但总要小惩大诫一番。”

    姚厚德道:“魏姓是大姓,尤其常州魏家,本就是名门望族,嫡系旁支的加起来恐怕不少于数千人。如今因为魏相的缘故,同宗连族之人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良莠不齐,即使有一二个人私底下擅自利用魏相的名号谋利,魏相常年身居京都,又如何能够知晓呢?”

    “可这件事情都闹到为政殿上来了,若是一点儿交代都没有,总不好服众。”况且他这个皇帝为这事烦恼了许久,若是罪魁祸首一点儿惩罚都没有,如何能够让他舒心?

    李复书是皇帝,他决定的事情,谁敢有异议?姚厚德看出李复书的小心思,笑道:“皇上说得是,事情闹大了,总要有个结果才好交代。姜御史先前代天子巡视地方之时犯了众怒,弹劾他的奏折每天像纸片一样飞进宫。但姜御史又向来都是按照礼法办事,从无逾矩之处,皇上若是处置他,未免显得太过独断,但若是不处置他,又难以平息众怒。”

    “如今他未查明真相便在为政殿上当众弹劾魏相,诋毁魏相清誉,实在影响恶劣。但若说他做错了,闻风奏事是御史之责,姜御史弹劾魏相也并无僭越之处。姜御史所行之事,每次都是不足罚,却又不能不罚,既然如此,不如就将这两个半罪并作一罪,罚一罚姜御史,这样无论是先前犯了众怒,还是这次诋毁魏相清誉的事情,便都有交代了。”

    往日赵学尔每日里除了关心朝政便是看书,或者花些时间处理宫务,只有很少的时间会用来练字或者小憩。但是今日自从得知魏可宗对姜无谄的安排之后,她便命人搬了把太师椅坐在窗边,目光空洞洞地看着窗外,已经半日光景了。

    如鱼以为赵学尔还在为姜无谄的事情烦忧,也没有上前打扰,只命人去政事堂那边听着消息,一旦有任何关于姜无谄的消息,即刻来报。

    连赵学尔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听天由命了。

    只是她却不知道,姜无谄什么时候已经在赵学尔那里有如此分量了。

    她在赵学尔身边这么多年,除了神武太后驾崩那会儿,她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赵学尔这副模样。

    许久,一个侍从来报,说李复书决定调遣姜无谄去宿州做刺史,已经着中书那边拟诏了。

    如鱼听了,欢天喜地地来报赵学尔,高兴道:“宿州虽然偏远,但比起咱们承州和小公子去的粱州可好多了。刺史虽然比不上御史大夫的品级高,但也不小了,而且主理一方政务,很是能够磨练人。皇后,这下您该放心了。”

    赵学尔听了也高兴,收回方才不知道在看哪里的目光,笑道:“魏相早就说了他会替姜无谄安排的,我又有什么不放心的?”

    “咦,那您方才在想什么?”如鱼诧异道。这两日来除了姜无谄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若不是担心姜无谄,那她是在为什么事情烦忧?

    “我?”赵学尔的目光又放回空无一物的天空,想了想,道:“我在想......在想弗思。”

    她说想柳弗思,倒也不全是假话。

    只不过她不止想柳弗思,她还想曾经在承州之时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她虽然没有皇后的尊位,也不像如今可以名正言顺地干预朝政之事,却能够常常出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也能够私底下亲自向官员们请教朝政、民生之事,身边还有柳弗思这个至交好友,二人促膝长谈,把盏言欢,向对方讲述自己的理想和心事。

    虽然那时候她也有许多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和许多其他的烦恼琐事,却不妨碍她意气风发,自由自在。

    如今若不是她身边的人还能持令出入后宫,给她带来些与朝政之事相关的消息,尤其如鱼聪慧过人,即使与朝中的大臣们相比也毫不逊色,她无法出面的事情交给如鱼办也能放心,只怕她就要成为后宫这口大井里面的青蛙了。

    想到这里,赵学尔不由得心中自嘲,可怜她身为皇后之尊,却远不如不为和如鱼这些丫头们自在。

    怀念旧时生活的赵学尔不由得在心中计较起来,当初她究竟为什么要嫁给李复书,为什么要舍弃承州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远千里地来到京都,将自己困于这四方井之中呢?

    她始终记得三年前因为李复书的一个承诺,她便不顾柳弗思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来到京都嫁给李复书。京都是南唐的权力和政治中心,李复书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而太子妃是李复书的妻子,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她相信只要她能够向李复书展示她的实力,对李复书有所助益,她便一定能够得到李复书的信任和重用,她为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而庆幸不已。

    事实证明,她确实做到了。

    她出谋划策,步步为营,助李复书顺利登基,以此获得李复书的信任和支持;她以皇后的身份向李复书献言建策,富国安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仅如此,前朝的大臣们对她歌功颂德,后宫的妃嫔们对她敬畏不已,甚至连赵家都因为出了她这个皇后而封公拜爵,光耀门楣。

    她以为她所有的主张和抱负都已经实现了,甚至比预期的结果还要好。

    可蓦然回首,却发现三年过去了,她竟然陷入了比曾经更加被动的境地?

    明明她每一步都精心算计,明明她的每一个决定都遵循自己的心意,明明她觉得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奔跑前行,可为什么到头来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