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长乐宴群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月初一是新年。

    扶苏皇帝在长乐宫大宴群臣。

    大秦三公,即丞相冯去疾、太尉王翦和御史大夫冯劫坐在大殿中最显眼的位置。

    三公位极人臣,与天子共治天下,享受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政治特权。

    太尉王翦乃是大秦扫六合的头号战将,天下无人不知其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秦的多半个天下都是他统军打下来的。

    王翦入殿的时候,扶苏皇帝亲自搀扶其落座,可见他对这位功勋老臣的敬重。

    始皇帝有知人之明和容人之量,他的功臣几乎全部得以善终,绝无“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如今已经年近八旬的王翦,早就已经多年不问政事,安心养老。据说在率军灭楚之时,王翦为打消始皇帝的疑虑,为自己索要了众多田宅。

    扶苏即位后,考虑到王氏的战功和拥戴之功,下诏封王翦为太尉。

    这样的任命,更多是一种表彰,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

    王翦目前虽然任职太尉,实际上并不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他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身在咸阳的王翦绝少露面,此时,他一出场就赢得了群臣由衷的颂扬和艳羡。

    刀剑战场上赢来的功勋最重。

    有人轻视蔺相如,何人敢轻视廉颇?

    哪怕王翦老矣。

    三公中,冯去疾、冯劫都是昔日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后人。

    在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长平之战中,白起化身杀神,屠杀了将近五十万赵军。

    就这这一战,将战国后期唯一可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从云端打落,从此秦并天下,势不可挡。

    也就是在这一战之后,上党冯氏正式投入了大秦的怀抱。

    如今的冯氏势头正旺,已经多人位列将相。三公九卿当中,竟然有三位冯氏后人,二人任三公,一人任九卿,实在是顶级豪族了。

    九卿紧随其后,包括奉常王贲、太仆茅焦、宗正子婴、典客甘罗、郎中令章邯、卫尉杨端和、廷尉韩腾、少府冯毋择、治粟内史李信。

    奉常乃是九卿之守,最为亲近皇帝。扶苏任命王贲这位功勋战将担任奉常之位,统领九卿。王翦、王贲、王离三代人全部担任要职,扶苏如此安排,既是对王氏拥戴之功的酬谢,也显示了他对王氏家族的绝对信任。

    太仆茅焦,曾经力谏始皇帝,是一位刚正敢言之人。

    宗正子婴,是始皇帝的弟弟长安君成蟜之子,扶苏的堂弟,胡亥的堂兄。扶苏继位之后,令子婴担任了宗正之职,处理皇族外戚的相关事宜。

    典客甘罗,年十二的时候就已经官拜上卿了,是一位足智多谋之人。

    郎中令章邯,曾任内史。目前除了统领郎官、守卫宫室的郎中令的本职外,扶苏二世皇帝令他从骊山刑徒中挑选十万精壮,编为一军。听说这支军队已经开始训练了。

    卫尉杨端和,也是一位军中名将,攻魏灭赵,未尝一败。

    廷尉韩腾,曾任南阳守、内史,又称内史腾,曾攻灭韩国,是一位文武全才。他对于律法十分精通,是天下秦吏的楷模。

    据说,他的下属至死不敢忘记他的教诲,躺在墓里还要继续学习他的《为吏之道》。

    少府冯毋择为同样是冯氏后人,三冯之一,处事决断,精明干练,可堪大用。

    治粟内史李信,同样是一位功勋卓着的名将,虽然在灭楚之战中失利,但随后跟随王贲破定燕齐,重新证明了自己。

    其余在咸阳的重要官员也全部来到了长乐宫中。

    内史蒙恬、将军蒙毅、王离更是紧随二世皇帝左右,以显亲信。

    内史蒙恬受到了两代皇帝的青睐。内史是天下郡守之尊,掌控京畿,非亲信,不得任此职。

    将军蒙毅、王离等等,全部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可谓权势滔天。大秦最重军功,这些掌军将领的实际权力远超文臣。

    羽林将军英布、期门将军彭越和虎贲将军韩信,各领一军,护卫在殿外。

    这三人都是二世皇帝扶苏最近提拔的,一上来就能提领禁军,未来不可限量。

    ……

    作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重大庆典,这次宴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