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凑近看了一眼,忍不住低声喝了个彩:“好气势!”
师傅们不懂书画,自然无人应声。郡守倒不在意,整个人瞬间沉浸到屏风上的柏树图里。看了半晌,郡守长出了口气,突然对着栅栏后的学徒问道:“这屏风,是谁做的?”
站在第一排的宁维则神色轻松地举了举手:“大人,若是那个柏树图样的屏风的话,应该就是我的作品了。”
“把那个学徒带过来。”郡守偏了偏头,嘱咐身边的小吏。
待宁维则一站定,郡守立刻板起面孔,严肃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的?”
“这不正是大人您题中应有之义?”宁维则眨了眨眼,不疾不徐地答道。
郡守似笑非笑:“我的题目可是既没说屏风,也没说松柏。”
宁维则眼中精光一闪,这才是戏肉来了。
只见她上前半步,脆生生地开始朗诵起诗经里的一段原文来:“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宁维则背诵这一段,正是“天保九如”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内容: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诗经小雅里天保这一篇,本来是臣子赞颂君主的诗句,后来常被世人用作祈福祝寿之语。这九个如字比喻,像山陵日月般永固,本就是大气至极的意象。在《周易》中,九为阳极之数。连用九个比喻,意在把雄浑的景象如同海浪般一波接一波地推上来,气势连绵不绝,让人读来就会有种热血沸腾之感。
而宁维则给屏风配的画,恰恰也是应了这种冲天直上的磅礴气势。画中的柏树枝节遒劲、蜿蜒而上,那种凌霜傲雪四季长青的劲头,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讲到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如出一辙。
端朝也是以儒家为本治国,一城主官自然是对这些典故门儿清。
郡守用欣赏的眼神细细打量了宁维则一番,这才开口问道:“本官还是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出这件作品的。”
宁维则大大方方地回答起来:“您出的题目是小雅天保这首诗。这是一首为人祈福的作品,那么这件物品的用途就很明确了,很可能是祝寿之用。”
宁维则稍微停顿了一息,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侃侃而谈:“既然用了这首词,那收礼人的身份应该也是个文人。不然万一看不懂的话,就真是对牛弹琴了。而给文人送礼,首选肯定是文房四宝或者是文玩一类的物件。既能表达心意,又不落俗套,我觉得送个不大不小的砚屏吧,正合适。”
“至于上面的屏心配画选择了柏树,也正是因为那九如的意象里,长青的松柏既有长寿的寓意,又象征着高洁的品行。用这个送给文人,肯定没人不喜欢啊。大人您说呢?”说完,宁维则露出了两颗小虎牙,笑着等待郡守的回答。
“唔……你也说了是松柏,怎么没画松树,画了个柏树?”郡守面色沉着,继续追问道。
宁维则很诚实地一摊手:“因为我画柏树比画松树好看。”
啪,啪,啪。
郡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