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五十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因原产地歙县的覆船山有一道天然奇观“石门九不锁”,乃是一道丘壑,丘壑中有一巨石,形如心脏,名为“天下第一心”。
巨石下的溪流叫做云溪,有如穿心而过,所以这个地方就叫“澄心”,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天然道场。
这里所产的纸,其制法是在寒溪中浸楮皮料,用敲冰水举帘、荡纸,最后熔干而成。
成品“滑如春水、细如密茧。韧胜蜀笺,快比剡楮”。
史家称其“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这纸首先是得南唐李后主极力推崇,设局令剡道监造名纸,供宫中御用,并建堂藏之,就命名为“澄心堂”。
澄心堂一开始只是南唐君主居住宴客之地,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到后来增加了藏书功能,成为南唐着名的内府书库。
而中主和后主曾召集文士入内从事经要典籍整理工作,待到成为收藏澄心纸的地方,方才有了“澄心堂”这个名字。
到了南唐中后期,该堂一度成为实际中枢所在,李后主让学士于内召对咨访、参政议政,其中直承宣命、总决政事之人,被称为“澄心堂承旨”,权力一度大于烜赫一时的枢密使。
可见李后主对那个地方的喜爱。
而这一时代的画家,如徐熙和黄荃,他们的画作除了绢本,“多用澄心堂”。
不过这个纸到了宋代就已经变得极其珍贵,北宋欧阳修和他的好友,着名文史学家墨庄三刘之一的刘敞,都收藏有少量南唐澄心堂纸,欧阳修还写过一首《和刘原父澄心纸》诗,里边便提到:“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意思是老刘你别嘚瑟,你家里虽然有珍贵的澄心纸,可是你找得到敢在上面下笔的人吗?
欧阳修之所以这么得意,是因为剩下的不多纸张,都收藏于大内,欧阳修之所以得用,那是仁宗英宗神宗三代皇帝给他敞开了供应。
只有皇帝的意志,比如命李公麟绘制传世之作《五马图》、命欧阳修的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方才取澄心堂纸使用。
直到宋代出了一个制作文化用品的名家潘谷,除了制墨、制砚之外,还将澄心堂纸工艺还原出来后,潘氏澄心堂纸再次引发轰动,得到苏轼、欧阳修、梅尧臣一众书画名家的追捧,这才算解决了“澄心堂纸荒”。
梅尧臣就曾经为之作诗:“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从此,潘氏澄心堂纸得到宫廷和名家的喜爱,每逢岁贡,歙地的文房四宝便是岁贡中不可少的艺术珍品。
元费着《笺纸谱》写得很明白:“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
南唐澄心堂纸很快就珍如龙髓,就连宋代潘氏澄心堂纸,到了明代都变得珍贵无比。
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在得到一些潘氏澄心堂纸的时后,都曾经感慨:“此纸不敢书。”
然而现在,在众人的面前,竟然出现了一摞!
周至有些喉咙发干:“这一摞……真……真是……”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