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粮食和土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民的问题,农民没有土地,土地上种出的粮食被剥削和侵占,农民饿肚子,天下就会动荡不安;中国的问题也是商人的问题,地位低下,屡受盘剥,官商勾结,天下财富不均;中国的问题还是文人的问题,死背八股,不知稼穑工商,思想狭隘,没有骨气……”随着我一一列举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众人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说道文人的问题,更是让四君子等人灰头土脸。

    “按照李大人说,文人就一无事处了么?”冒襄忍不住问道。

    “也不是,文人当中尚有徐光启和李芝藻这样的大学问家,他们以自身才学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文人,有所用,有所为的文人;还有像孙元化和黄宗羲这样的文人他们投身政事勤政爱民,当然更有像袁崇焕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这都是文人的楷模,他们尽到了一个文人真正的职责就是‘天下为公’。”最后我引用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天下为公”众人陷入沉思,四君子不是死读书的人,更不是没有责任感的人,只是传统的封建教育让他们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本领,但毕竟他们都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远比那些老学究们快。

    “报告先生,洪承畴和马士英已经从南城败退,吴将军请命追击。”一名士兵报告道,四君子早就注意到这些人对我的称呼,称先生者居多,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帅。

    “继续追击,不能给残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告诉吴将军战士们辛苦了,但不能松懈小心敌人狗急跳墙反扑一口,一定要追着敌人的屁股后面狠狠地打,不能让他有时间祸害百姓。”我嘱咐道。

    “是,先生!”那士兵领命欣然而去。

    “四位兄台,在学问上你们要比我好,可是这治国之道仍需钻深,我准备在南京战事稍平息后送四位去曲阜,那里的大学正需要像四位这样的人才。”我一句话将四君子支到了山东,知识份子必须改造,尤其是四君子这样的受封建教育荼毒极深的士大夫,从此山东因为我这一句话成为众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处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发源地。

    且不说四君子去接受再教育,吴雨龙和佟养性已经率领大军追赶着洪承畴和马士英部向湖南境内进发,此时南明政权号称有百万大军,分别是:

    黄得功3万

    洪承畴10万

    左良玉80万

    安庆驻军(归马士英指挥)1万

    淮安驻军1.5万

    黄斌卿1.8万

    李成栋(原史可法指挥扬州驻军)4000

    吴材(马士英指挥)驻军(水陆部队)1万

    安庆驻军5000

    总计99.2万,这些都是各地驻军的上报数字,可以肯定实际人数远比这些数字少得多。就是这号称百万军队中的安庆和淮阳驻军已经被我军打残,吴材的水军大部投降,整个南明实力最强的就是所谓左良玉80万大军,不过这里面的水分可就大了,自从左良玉以剿匪的名义占据湖广以后,大肆扩军,在其辖区内征税,而且根本不将其税收上缴南京。其余的军队则主要依靠南京提供的军需和兵饷,而且军官们为了吃空饷大肆虚报数额,使得南京财政紧张,因此大军攻占南京后没有收没多少银子,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让我挠头。

    如今整个中国各条战线上都在打仗,多尔衮的军队已经打到了伊犁,袁崇焕则亲率大军征战西北负责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部,然后进军四川云南,鳌拜的魔鬼军团在中原休整肃清各地匪患,南方这里又打得热火朝天,每天的军费支出都是极其庞大的。朝鲜和北方的国库已经告馨,望着南京小朝廷内的满地残砖碎瓦我可发了愁。

    再次募集战争债卷,这显得有些不现实,我必须考虑政府的偿还能力,以目前的状况看没有三年五载财政状况很难好转,毕竟各地饱经战乱恢复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钱从哪里来?更为挠头的是尖锐的土地问题,南方不同于北方,北方久经战乱很多都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