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直说起天下才情之人,却听蒯越言道:“听闻那平原祢正平,着有才情,北海孔文举特为其做的荐表,都已传至荆州来了。”
这说的乃是祢衡与孔融二人。
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当诸侯的能力不咋地,名气却大的很。
其之荐表内,对祢衡开篇就是“淑质贞亮,英才卓砾”的夸赞,也是流传甚广,鲁肃亦早有耳闻。
听得蒯越此言,不禁也感叹道:“其二人年岁差了二十有余,却成忘年之交,可见那祢正平确实年少有才。”
蒯越当然不会无端就提起那祢衡来,那家伙现在还没被曹操送来荆州,隔的十万八千里,就是再有才华也与自己无关。
之所以说起这祢衡,不过是要引出下个话题来。
“只是说起这少年有才,袁家公子倒也堪称的上。”
蒯越说了一句,看了看鲁肃的脸色,并无多大反应,才接着说道:“听闻袁公子闲情所至,也会偶尔赋诗两首,一展才华。”
这话说的就有些夸张了。
袁耀确实偶尔会“作”的几首诗,只不过却非是剽窃后世那些太著名的诗词。
原因嘛,这一来是对剽窃诗词,袁耀本是不屑的。
二来,在大汉王朝,流行讲究的是词赋而非诗歌,比如著名的有蔡邕所作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曹植的《洛神赋》。
而你让一个现代人,说出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词来,那多半是没问题。
但你若是让他背诵个《洛神赋》,那这十个人中能有一个说出一两句来,那就是属于相当不错的了。
南朝谢灵运对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可说的不单单是那诗词上的造诣。
所以袁耀偶尔虽会“作”的一二首诗词,回忆回忆后世,却也未能流传太广,更不会有人惊为天人。
蒯良如此之说,不过是想从他处提起这袁耀来,也看看这鲁肃的态度。
鲁肃心中更是明白,只应道:“若说是诗词上的才情,吾家公子自是不可比拟祢正平,然要说起其他方面,那却是十个祢衡也比不上袁公子。”
“公子胸怀大义,全揽山河,与天下危难时砥砺奋前,实乃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可惜异度兄未有机会能相见,莫不然也定被公子所折服。”
蒯越听得鲁肃一通吹捧袁耀,也是不迟疑,立刻就应道:“确也早有耳闻,若是日后以见,当结为善缘。”
鲁肃听得认真的点了点头,又笑道:“不过若是公子相知异度有结善之心,必将欣喜若狂。”
说着又是一顿,似乎感到有些失言的样子道:“又是着相了,说好不聊此事,只谈风花雪月才是。”
“无妨无妨,无心之言罢了!”
蒯越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自是一脸笑容。
况且这说是“无心之言”,两人却都知实是有心。
不过点到为止之后,两人也再不说起这话题,只是鲁肃又想起临行前袁耀特地的交待与陈登的提点,又是问起道:“异度可与彦公相识?”
“自当相识,子敬可欲与其相会?”
“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