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很多人,乃至儿童都走上战场的理由。
但在现如今已经被国际维和部提名救助支援的南苏国,我真的想不明白。
我去问了几个阿顿茨克的年轻人,尝试了解那个学枪少年的内心想法。
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他的愤怒来自于语言。”
南苏国那么多人是罗克苏族,那么多人说罗克苏语,可是自从南苏国脱离大苏国独立后,南苏国政府一直把罗克苏语作为本国的官方语言,大苏国语则作为第二官方用语的提议却屡遭否决。
这位年轻人还告诉我,“在大苏国还没分裂时,在学校说大苏国语的小朋友总是有点瞧不起我们说罗克苏语的孩子们。”
我不解,疑惑的问:“为什么啊?”
“因为他们觉得那是农村话,而现在说大苏国语尤其在南苏国说大苏国语,反而会被别人侧目。”那个年轻人说。
我倒是听的云里雾里的,或许是智能翻译有些bug吧。
另一位阿顿茨克年轻人告诉我,说:“他最不满意是现在南苏国的教科书美化了二战和德国,尤其是把德国名将曼施泰因英雄化,仅仅因为那时德国支持南苏国脱离大苏国独立。”
这些理由不是没有道理,但我问他们,“这值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互戗互残吗?你愿意为此去死吗?”
他们愣了很久,然后点了点头。
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个理由,所谓“师出有名”。
但是,我用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很多次验证,每一场战争的发酵剂只是仇恨。
一定会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一定会有人为了政治目的和现实利益去拨弄挑起这些矛盾。
但是一旦刺刀见红,亲人朋友失去了性命,仇恨就像滚雪球一样累积起来,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仇恨失去理智了,战争也就变得无法避免。
这种用生命代价积累起来的仇恨像病毒,在肌体扩散开去,让原本看起来不值得的战争真正打起来。
这种仇恨也很容易再被政治利用,让事态像呼啸的火车突然脱轨,最后车毁人亡。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是非对错的评价可以不说。
但是,我希望不管谁输谁赢,南苏国的战乱要快一点结束,拖得时间越长,这个国家就会面对更久远更深重的灾难,哪怕已经得到国际维和部的救助,因为单单依靠支援与救助,毕竟不是长远计策。
机场边那个学枪少年的笑脸,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入彼亚索。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战地,刚到西加安,烈士广场上铺天盖地的是“烈士”海报——一张张年轻灿烂的笑脸。
我也想起在彼亚索,波巴罗边境的战地医院里,一个被炸飞双臂的十八岁小伙子一直对我着笑。
他是那么年轻,且富有蓬勃朝气啊。
每每翻看以为拍摄的照片我都不由自主的落泪难受。
彼亚索的战火持续了六年,甚至被国际社会所厌倦。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轻人才能停止死去。